第76章 武选(第2页)
三天后,沈宁昭回到了邑都,像往常一样,再次踏上皇城的青砖,可有些东西,在看不见的地方终究是不一样了。
借兵剿匪和遇刺这两件事无声又迅地传遍了整个邑都,文武百官私下里无不议论纷纷,沈宁昭一朝东巡,便拔了宁王的端州三卫,心机之深沉,手段之凌厉叫人不可小觑。要知道,先帝打压最疯狂的时候,都拿宁王的端州三卫没有办法。
而这个遇刺就更耐人寻味,礼部尚书韩豫章居功自傲已久,与小皇帝不睦,明争暗斗人人皆知。可专横和谋逆是两回事。
自沈宁昭回来后,与韩豫章走得颇近的右都御史秦楼便一直称病不出,谁也不见,很是有避嫌的意味。其他官员看韩豫章的眼神渐渐不对劲起来,碍于韩豫章的官威,明面上不敢显露出来,私下里却渐渐离了心,韩氏一党再不似原来那样齐心与稳固。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邺迎来了时隔二十年的武举选拔。兵部尚书周元英是战场上因伤退下来的老将,为人刚正,开始那几年也在黑暗的环境下抗争过,屡屡失望,受尽屈辱。
甚至连最小的儿子都死于非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最后为了家人而选择沉默。这次重开武举叫这位老将在古稀之年又有些隐约的希望。
皇帝有旨,刑部与兵部共同操办这次武举,周元英自是要与顾池宴商议其中细则,两人第一次见面,地点直接选在了演武场。
这次武举会试设在皇城西边的园林,因为大邺的武举考试,需要考核:马枪、平射、步射和策论。因此分别设了跑马场,演武场,和策论室。
演武场就是一个擂台,四周是一个三层楼的看台,也为了官员和贵族,设了隔间,方便观看。
顾池宴到的时候,周元英正在擂台一侧上检查兵器。为保证比赛的公平,会试的所有人员用的兵器都是由兵部提供。
“顾辅,别来无恙。”
周元英远远看见了人,便迎了过来。
“周大人辛苦,陛下命刑部与兵部共同操办,我因陛下东巡耽搁了日子,有劳周大人了。”
顾池宴道。
“顾大人客气,本分而已。这次武举重开,全靠顾大人,我代这所有会试的学子多谢顾大人。”
周元英顺着拱了拱手。
“周大人不必如此。”
顾池宴扶起他:“父亲信中交代,要我多向顾大人多多学习,当年周大人战场上的风采,是我等后生的楷模。”
“唉…”
周元英朗声笑了笑,又摆摆手:“老了,老了,如今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周大人过谦了。”
顾池宴道:“选举在即,有需要我效劳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吩咐不敢当,只是下官心中有些困惑。还请顾辅明示。”
周元英挥退了众人,擂台上只留下他和顾池宴。
“大人请讲。”
顾池宴道。
“昨日清查兵器,现一柄九环刀藏了暗器,下官震惊之余,立刻展开调查,原是兵器库小厮叫人收买,徇私舞弊。下官管教无方,十分羞愧。已收押了那名小厮,可他口中的收买之人,是一名铁匠,下官派人去时,铁匠早已不知去向。如今正不知如何处理。”
周元英似有些头疼,道。
叫周元英不知如何处理的不是一个不知去向的铁匠,而是铁匠背后的那只手。这个暗器,对的是擂台上的对手,还是看台上的观众?是作弊还是暗杀?这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