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鸟语花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页(第1页)

  有人说,曾经,有一对姐弟,跟着娘亲,进山采药。娘亲要攀援绳索,爬到峭壁采鸡血藤,告诉他们在谷中稍作等候,不要乱跑。因为山里的时间跟山外的不一样,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山中,天黑得很快。本来还在半空中的夕阳,会一下子堕下山脊。天色骤转,一瞬间就出现了改变。由明亮变得昏黄,再由昏黄变得漆黑,这一切都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弟弟在山中追一只癞头蛤蟆,转眼就不见了。姐姐急着去找弟弟,顾不得娘亲的交代。等到姐弟终于相逢,回过神来,天色已晚,忽如一块半透光半透气的纱布,盖在眼前。

  天要黑了,迷路的姐弟俩一边呼唤着娘亲,一边趁着最后的一丝光亮朝山下走去。走到一半的时候,弟弟突然不出声了,紧紧捏住了姐姐的手。姐姐定睛一看,狭窄的山道之上,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黑蟒,昂着如脸盆大小?s?的蛇,正在缓缓蠕行。

  住隔壁的徐婆婆曾跟他们讲过,遇到四仙,要退避三舍,为其需要让路,不然,就要被他们惦记上。

  所谓四仙,是指狐狸、刺猬、黄鼠狼和蛇。徐婆婆已经老到眼花耳聋,还是要大声呵斥小男孩,那可不是小动物。之后,她掰着指头细数,那是狐仙、白仙、黄仙和常仙。

  孩子们不信什么仙什么怪,但从来都很怕蛇。眼前这条黑蟒,更是生平未见的硕大。他们不敢移动,不敢出声,静静地立在路旁,等着蟒蛇爬过去。

  蟒蛇的度很慢,小男孩等了又等,突然觉得尿急。他悄悄转身,想要偷偷撒尿。

  结果他刚一挪步,就惊动了黑蟒。黑蟒突然转头,小男孩吓尿了裤子。

  晦暗的天色在黑蟒回头的时候,一霎时就全暗了下来。但在最后的一线光辉之中,孩子们和蛇彼此对望,看清了对方。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冷酷的眼神,一时间竟有些失神。那眼神,就像父亲住院时,医院走廊里通宵不灭的灯,明明是光,却照得人心底寒。

  巨蟒目光一扫,经过姐姐,看向了弟弟。弟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姐姐紧紧揽住了他,把他藏在自己身后。恰在此时,天空中突然闪过一道刺眼的光芒,仿佛流火从天而降,整个天空被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姐姐被火光吸引,情不自禁地转过头去,看到了一团火焰自林中腾跃。那一头巨蟒见到这一幕,似乎有些害怕,尾巴一甩,直接钻进了路边的深草之中,消失不见。

  有一群小童在笑,嘻嘻哈哈。稚嫩的声音响彻山林。

  弟弟呆呆地说,有一群光身子的小娃在烤火。

  仔细听,那不是人声,也不是笑,而是树木燃烧的爆裂声,劈啪作响。

  一片火光冲天而起,山火来了。

  姐姐一边拉着弟弟后退,一边大喊,来人呐,快来打火。

  方言,“打火”

即为扑打灭火。

  不多时,山下亮起一条弯弯曲曲的亮线,仿佛那条蛇被烧着又回转过来。但姐弟俩很快就现,那不是蛇,是有人敲着脸盆、拎着水桶、拿着手电前来灭火。

  很多年后,于雪都不确定自己脑海里看到的这些画面,到底是不是来自自己的一场梦。

  山火烧了三天三夜,于雪跟弟弟也了三天三夜的烧。最后一场暴雨从云端直地浇了下来,大家都称那为“龙取水”

,大火熄灭了,姐弟俩也醒了过来。都说人烧到一定程度,就会说胡话。弟弟于冰时睡时醒,一直说有光屁股小娃困住了黑蟒,让它在火上打了个滚,火就灭了。而于雪醒过来时,手里抓着一把不知是什么植物的根茎,像一个小小的人形。

  那个没有电的时代,这段故事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人参娃娃”

报恩的,而另一个故事,则是关于“打火小英雄”

的。

  有人说那天上了山,看到年纪尚幼的于雪挥舞着绿色军布书包,一下下向地上打去,试图扑灭山火。她好像听不到大家的呼喊,浑身烫,双眼无神,被众人拉下才停止了动作。

  关于这段扑火的经历,于雪自己一点也不记得了。她只知道,在高烧的梦中,黑蟒正恶狠狠地盯着弟弟,她举着棍子要去打蛇,却被一些树藤牵绊着,总也打不着。

  大火之后,两个孩子的身体还是很虚弱,经常闹病,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大家都说是他俩是水土不服,母亲凤英只好带着他们又回到了洛阳,养一养,过个冬。

  转年的夏天,山上的焦土又长满了碧草绿叶,凤英也回来了。她回来的时候,不光带着两个健康的孩子,怀中还抱着一个白生生的小娃娃。那娃娃脚上拴着一根红丝线编成的吉祥结,绳结正中还串着一枚明晃晃的金铜钱。谁看了都知道,这个孩子家里太娇了,要拴着她、护着她。

  这一年于雪的父亲于立正在这个山中小镇干了很多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让整个镇子终于通上了电。凤英还在四处跟别人吹嘘,说于雪那天从山上带回来的根须是人参,而且还活着。她把参种了下去,不久就长了叶,开了花。那断下来的小小须根,她熬成了水,喝上了人参汤。正是因为喝了这仙汤,才得了怀里这个眉目如画的美人姑娘。可凤英的大话没说出去多久,于立正就把她拉回来,批评了一顿,说她妨碍他的工作。街坊们还没来得及凑上去,看一看于书记一家的家庭闹剧,电就到了。镇上的大喇叭一响,没有人再相信什么“人参娃娃”

。他们都笑话凤英,咱们这山不够靠北,没那么冷。这山里,根本就没有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