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电影意志的毁灭在线观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实践社往事(第1页)

实践社往事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4896536414896oebpschapter14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1e2eb92056a5f4087007e05ff6554d3b324"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0

实践社成立于2000年4月1日,至今恰好10年。2000年作为一个标识文化时间的界碑,对中国独立电影来说,是重要的年份。如果说1990年张元、王小帅的电影《妈妈》和吴文光的《流浪北京》(1988年开拍)是中国独立电影的发端,实践社则可以看作中国独立电影的第二个阶段——数字电影时代或者说“非专业电影时代”

的正式开始。DV(数字影像)发明于1995年,在国内的最早使用,是杨荔钠1996年开拍《野草》、吴文光于1998年夏天开拍《江湖》、朱传明1998年开拍《北京弹匠》(使用Hi8拍摄)时……这些作品都在2000年以前就完成了,它们是由技术带动的另一个纪录片运动的新起点,而实践社使这些作品恰好在2000年的时候聚拢在一起并进入大家的视野,进入一定规模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互动之中。姑且可以说,实践社标志着中国独立电影第二个时代的来临。

为了追溯这段历史,我先后采访了五个与实践社有关的人:杨子、杜庆春、张亚璇、王笠人和朱传明。实践社的创办人杨子(杨海君)1998年毕业于电影学院,当时他经常与正在读电影学院的杨超、常征等人讨论电影。“那时候第四代第五代还在拍片,我们拍片的机会很少,觉得前途渺

茫。”

朱传明当时是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本科生,他也描绘过那个时代的电影氛围,当时的电影环境是非常不平民化的,“学校推崇的是大制作,像《霸王别姬》。弄得大家都不敢动”

电影学院门禁森严,有严格的专业分工,而且进入这里的多是世家贵胄,如谢飞、陈凯歌、田壮壮。有一次我去到老作家梅娘的家里,她说她的女儿也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想当年,电影学院是达官贵人的孩子们玩的地方。”

此语令人印象深刻。电影学院当年虽是贵族化院校,不过其中也有层次分别。在实践社之前,曾有贾樟柯、王宏伟和顾峥于1994年成立了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我认为那其实是电影民主化的起点之一(那时候说的电影主要是指剧情片,而剧情片的“民主化”

比纪录片要晚一些)。贾樟柯最早的两部短片都不是用胶片拍摄出来的,机器也不是官方(电影厂或者电影学院)提供的,这一点就是他与其他第六代导演的一个区别。当年贾樟柯的小组正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进行了他们的创作,因为那时他们是电影学院的“边缘群体”

。首先,贾樟柯和王宏伟不是导演系的,其次,他们是旁听生。此后多年,贾樟柯为呼唤DV的民主化写了一些惹得学院老师不高兴的好文章,这大概与他是电影学院“庶出”

的身份有关——虽然他现

在进电影学院总是被前簇后拥,而且电影学院积极将他纳入自己的学校文化。其实贾樟柯的存在也重塑了电影学院的精神内涵。当年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成立是为了以后可以一起拍摄电影,暂时拍不成的时候,就权且作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小组存在。这一点,实践社与之类似。

实践社活动章程的第二条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影像表达的权利从贵族化的行业中夺取过来”

。暂时无法行动,他们就以交流为主。“那时候我们每周都聚在一起聊,也需要彼此相互鼓励啊,有时候我们看片子,也经常会去资料馆。”

实践社的最后成立,却与一大批录像带的获得有关。

当年的观片环境如何?一是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每周定期放映两场国外电影,再就是大使馆会偶尔放送本国影片。重要的资源都在电影学院,但即使对专业学院来说,其电影方面的资源也许还不如今天某些资深影迷的电影资源丰富。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里每周一到周三有电影观摩,但一般是国产商业片和好莱坞有限的片源。周传基教授当时说,如果把电影学院的片单拿到国外,会让人笑话的。学院有一个拉片室,曾被视为圣地,但其中的许多外国片没有翻译,且观看时间有限制。有一次,朱传明为了看《楢山节考》(1983),先去查郑雪来的《世界电影鉴赏

辞典》,了解了影片大意,然后来到拉片室。当他看到影片里兽交的画面,十分激动,觉得太有创造力了。实践社之前,电影学院在1997年还有一个“道光电影小组”

,正是朱传明、杜海滨、韩新军等人创办的,这几个人是班里年岁较大的,也是因为当时没有实践的机会,于是就一起交流并群策群力找片子看,然而片子并不容易找到。有一个学生从留学苏联的导师那里弄来了一套塔可夫斯基全集,他们十分羡慕,可惜没有翻译,而且拥有者并不总是“众乐乐”

,令他们十分苦闷。后来有了一个实践社,朱传明说,那可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

片源始终是最重要的。1999年,杨子在资料馆遇到一个叫潘剑林的人,他有一套从台湾那里搞来的艺术电影,据说那是国内最为完整的文艺电影,有600多部。杨子等人花高价从他手里买来了近200盘,其中有戈达尔和布列松的全集。那都是繁体字版本,是台湾译自日本,而日本又译自欧洲的。这其中更有离奇的故事:潘剑林乃甘肃临洮人,学经济法的,后来搞过运输和房地产。一次他结识了个算命师傅,谈得投缘,就到了师傅的家里,发现了整架子的电影录像带,包括众多中国独立电影。他看了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1997)和贾樟柯的《小武》,深受震撼,

于是和电影结缘。不久后,当朱传明来到潘剑林在天通苑的家,看到他家里也堆满了整架子的电影,柏格曼的作品全有,“简直是羡慕死了”

。因此,实践社最早的电影资源,并非来自电影学院,而是来自上述崎岖的路径。学院保护资源不外泄,据说当年戴锦华在电影学院教书是禁止旁听的,有外省人慕名前来,也被她拒之门外。后来她去了北大教书,教室里挤满了旁听生,她却微笑着欢迎。电影学院拉片室也是其资源独享的重要部分。

100%"

class="

bloter"

data-ckeditid="

ckeditorPic0231609979214177"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493c38405538b4ca9141105ff6554d67b0c"

data-der-srcbackup="

imagesPic023。jpg"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4896536414896oebpschapter14imagesPic023。jpg"

style="

width:100%;height:auto;border:none;"

inUrl="

m。cmread。wfbrdnewbooks194896536414896oebpschapter14imagesPic0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