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古代当咸鱼观海格格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第1页)

但也不代表他能接受视他人如同草芥的思想,尤其是这种思想多的话,他就太容易暴露了,异类的结果总是不好的。

裴清的眼神不算隐晦,不过其他官员都只当他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官员,在认脸,因为也没有多想。

倒是谢云煜觉不对劲,以裴清一贯的性格,那都是能不让自己受累,就不让自己受累,认脸在裴清这里也算是一种脑力劳动了。

不过谢云煜什么也没表现出来,面对同僚的调侃也只是笑笑,顺便为裴清找补两句。

一行人路过一片工匠休息区,皇帝看到工匠们在做的事后,脚步一顿,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

皇帝一停,其他人也只能跟着停下来,工部尚书注意到皇帝的惊诧表情,以为生了什么事,赶紧顺着皇帝的视线方向看过去,没什么奇怪的啊!

裴清看过去,也有些茫然,不懂皇帝为什么这么惊讶,反倒是其他官员看清后都瞪大了眼睛。

“陛下,这怎么了?”

工部尚书看着同僚的表情,越摸不着头脑,困惑道。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皇帝问。

“在认字写字。”

工部尚书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还在教别人认字写字。”

皇帝见工部尚书都说出来了,以为他懂了,可等了一会,面对的还是工部尚书有些茫然的目光,而其他官员都明了了,尤其是注意到裴清的目光和工部尚书一样茫然,更是无言以对了。

工部尚书这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个孩子一样。

一行人停下的动作很明显,正在认字的工匠们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后,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皇帝注意到教认字的工匠里有一个他之前问过话的人,让人喊他过来,问了起来。

工匠显然也认出了他,松了口气,一五一十地解答起来,他们这群人本来是互相学三视图,然后慢慢交流,后来交流多了就现不少人都认识点字,就是认得字少。

但是这么多人加一起,生字也不少了。

而被工部官员教学后,他们觉得认字多有好处,就想着你教我点字,我教你点字,多识字也有好处。

如果是以前,笔墨纸砚的就足以让他们的想法破灭,毕竟耗费太多,哪里有那个钱,可是有了羽毛笔,他们本身就是匠户,做支普通的羽毛笔还是没问题,墨水的话,这么多人凑一凑,用最便宜的墨水也够了。

至于纸,买些边角料的纸也行,这些纸是些碎纸,用来写毛笔字的话写不了多少,可是羽毛笔的字小,认字写字也能用。

砚台也是随便找的,不讲究那么多。

就这么粗糙地开始,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工匠加入其中,毕竟工匠中还有不少是雇佣来或者服役来的,哪怕自己学认字没有太多的好处,可回去后也能教给孩子,说不定孩子就走上了读书路呢。

“不承想竟有如此多人有向学之心?”

皇帝感叹。

他一直以为教化兴学是要从礼部,到国子监,再到各地书院,再不济也是太守县令,那才算是兴教化,可现在,工匠努力认字,这也是在教化。

听他这么说,工匠笑了笑,没说话,皇帝从他这个态度看出什么,追问:“怎么,还有人不向学吗?”

“那也是有的,干活这么累,干完倒头就想睡的也有,只是大家都在学,你不学,脸又有点挂不住。”

“还有些工匠是有同乡的,到时候服役结束回乡,别人带着一股子墨水回去,能教娃儿识字,你什么都不会,那回去多丢脸啊,再说在外面识字交束也不便宜,在这就累点,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在场的官员听得有些沉默,有几人想起推行教化的困难,当时他们还奇怪,怎么百姓就是不乐意让孩子读书,现在算是有些明白了,钱、时间、精力,这些不解决,兴学遥遥无期。

皇帝也体会到了其中的困难,不由得叹息一声,越觉得这些工匠难得,看向工匠们的目光也很温和,这些工匠若是回乡,那一个个的都是兴学种子啊。

不过这些工匠的表现越好,就让皇帝对另外一件事越恼火。

礼部尚书接下兴学教化的政事也不算短了,却一直没有什么成果出来。

每次问的时候不是说民生凋敝,无力兴学,就是说百姓愚钝,目光短浅,无心向学,怎么都有借口。

他也觉得难办,便没有怎么追问。

可现在看来,不是难办,只是对方并没有放在心上,不然这工部在兴学教化上都做出政绩了,怎么礼部还一点进度都没有。

皇帝直直看向礼部尚书,轻描淡写地问了出来,皇帝记忆力很好,将礼部尚书找的那些借口一条条地说了出来,礼部尚书听得一头冷汗。

礼部尚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工部的地盘被背刺,嘴唇微动,只能说出一句臣有负圣恩,望陛下恕罪。

有官员想帮礼部尚书说话,可看过工匠学习的画面,礼部尚书的那些借口实在是太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