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页)
即便是在薄姬面前,刘瑞还是让人挑不出错:“只是在母后那儿,总不能继续压着王七子(王儿)的位份,让人指责母后不贤。”
“岂止是王七子的位份,只怕皇帝不情不愿地分封诸子后,还会压着册立太子与就藩的事。”
薄姬可比刘瑞想得更远,眼光也更为毒辣:“你且等着吧!你阿父难道只削关系较远的吴楚赵齐?哼!眼下不有个娇生惯养又空有野心的同胞弟弟……等着去做肉盾吗?”
“不然你大父为何把你二皇叔封到梁国?”
“不就是为了吴楚叛乱时,好让你二皇叔顶上,然后由你阿父坐收渔翁之利吗?”
第1o章
十根手指有长有短,但是对皇帝而言,最长的那根永远不是最喜爱的那个,而是要继承大位,私底下最看重的那个。
秦始皇够宠胡亥吧!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他可有让胡亥插手?若不是赵高谋逆,李斯跳反,加上一个没学霸道的扶苏被脑子有坑的淳于越给带坏了,秦朝不说延续百年,但也不会二世而亡。
至于本朝的高祖,文帝……
高祖宠爱刘如意,也曾想过改立太子。可是比起强势的秦始皇,废了九年二虎之力才除掉韩信的高祖没法接受剩下的老臣接连跳反,所以在权衡利弊,敲打外戚后果断怂了,不仅把刘如意早早地送走,还把戚夫人留下来给吕后出气。
面对自己九死一生才打下的江山……什么海誓山盟,什么如意类己,统统都是屁话,重要的是自家的江山不能拱手送人。
为此牺牲个小儿子或宠妃算什么?
高祖这个眼光毒辣到帮吕后算好丞相顺序的老流氓怎么可能不清楚自己死后,吕后会对宠妾爱子做些什么。可即便如此,包括戚夫人在内的高祖宠妃在高祖去世前都没离开汉宫半步。因为她们必须留下作为人质,否则汉家为何要把孝道作为治国之本?就是为了在藩王作乱时占领道德高地啊!
至于先帝……别的不说,就说先帝的原配和她所生的四个孩子到底是怎么死的。而且在分封诸子时,瞧瞧他给其他儿子封的都是啥地啊!
次子刘武封为淮阳王(后改封梁王),负责在吴楚叛乱时和梁王一起顶住攻击。
三子刘参封为代王,和他老爹一样负责看住匈奴动向。
而被称作“怀王最少子,爱幸异於他子”
的四子刘揖则是封到了紧挨吴楚的梁国。
别看先帝对幼子无比偏心,可是在封王的大事上,刘揖的待遇还不如刘武。因为梁国是直面吴楚,而淮阳可以浑水摸鱼,只在梁国顶不住时打打辅助。亲疏远近,可想而知。
所以后世有句话说的很对,别看老人嘴上说着“一律平等”
,而是得看老人的钱在哪儿。
薄姬估摸着刘启动手时肯定会把刘武也一并打残因为在先帝去世后,窦太后对小儿子的偏心已经到了想让刘启立其为皇太弟的程度,要不是以前有先帝压着,现在有薄姬镇着,以窦太后的固执,没准会逼得前朝承认此事。
“太婆的意思是,阿父会拿太子之位吊着二皇叔,让他在削藩时尽可能地顶上?”
刘瑞也不是笨蛋,想想现在的局面便能搞清刘启在打什么主意。
先帝有四子,本想让次子刘武和小儿子刘揖一起顶住吴楚齐赵的压力,但是在刘揖死后,帮忙顶上的就只有亲弟弟刘武。
别看刘武班底很多,实力不俗,但是面对各国的压力,也不可能以一敌四,所以在刘启削藩时,刘武要是想暗中划水,连借口都省了,甚至在平乱后,刘启还得咬着牙封赏弟弟。
可是用太子之位吊着刘武就不同了。
高祖当年为啥要让惠帝平乱?不就是想借惠帝在军事上的无能来废除惠帝的继承权吗?最后还是吕后出面逼退了高祖,架得高祖不得不亲自出征才化解了这场易储风波。
而惠帝当年才十四岁,就因这事差点没了太子之位。
刘武可是年近而立的诸侯王。
要是在考虑册立皇太弟的风口下抵抗无能,让叛军打入关中地带,那朝臣百姓将如何看待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说他无能都是措辞温柔,让他上位那是痴人说梦。
为着自己不合礼数的皇太弟身份,刘武就是家底打烂也得咬牙顶着。
至于事后能不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