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父子谈心(第1页)
“原来如此,一个个都是人精!”
皇帝司马炎喃喃道。
“黄门侍郎张华为难,是因为其女不答应这门亲事?”
司马炎忽然想到这两件事可能存在关联。
“正是,张家姑娘自小流落在外,是张少傅去年接回京城的,在外流落期间,与朱三患难与共,私定终身,所以不愿委身于人,即使是琅琊王氏!”
司马衷继续说道。
“接着说!”
“儿臣在张府从张少傅口中得知此事时,也甚为同情二人,亦对二人相濡以沫之事感到钦佩,于是儿臣想促成这段佳话。”
司马衷娓娓道来。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此二人难得!”
司马炎赞许道。
“儿臣又想,这朱三商贾之人,张家姑娘大臣之女,二人就身份而言,似乎很不般配。”
“这朱三是个人才,从其经商头脑中可见一斑,儿臣便劝他为朝廷效力,谋个一官半职,也算配得上张家小姐。”
“可朱三却说,无功不受禄,他会为朝廷立下大功,再回来得父皇封官。”
“不久前,张家姑娘在皇宫外求见儿臣,儿臣去后才知,朱三所说的大功就是早年听到昆阳城里的高人说过,昆阳城下蕴含着大量盐矿。如今他已在昆阳挖出盐矿,并钻研制盐之法,最终提炼出细盐,儿臣尝过,其质量不输于宫中所用之盐!且据朱三所述,昆阳盐矿储量巨大……”
司马炎听的两眼放光。
“好小子!有点能耐,这确实是大功一件!”
“朱三人在哪?”
司马炎问道,恨不得现在叫朱三来就问个透彻。
“张家姑娘说,明日他会来找儿臣。”
司马衷回道。
“好,到时带他来太极殿,朕要亲眼见见这个有功之人!”
司马炎笑道。
“是,父皇!”
司马衷恭敬回道。
“还有一事,父皇想听听你的看法,太常卿上奏,大晋开国将近十年,当为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上庙号,以安宗庙社稷。”
“你以为如何?”
司马炎问道。
庙号之事在汉朝四百年期间极其严格,仅有极少数有为明君才有庙号,这恐怕也是晋朝开国早早追封皇帝却迟迟没上庙号的原因。
“父皇可是担忧汉朝皇帝庙号严格,轻易上庙号会遭天下人非议?”
司马衷尝试性问道,庙号在汉朝,包括之前的朝代都是极其严格的,当初秦始皇认为庙号、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
,对其进行了废除。大汉立国后恢复谥号、庙号制度,二十八个帝王(这个数字有争议)都有谥号,却只有七个帝王(这个也有争议,有的帝王原本是有,后来被取消)有庙号,可见汉朝对庙号之严格。
而后魏取代大汉,庙号就没有那么严苛了,原本的两汉四百余年,庙号严苛且不谈,称得上“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