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高卢的废钢铁(第2页)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海权是必须有的,航海时代导致了6权的旁落,运输受到限制,而现在的财力却无法支撑起来庞大的舰队。

近海防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战略选择,现在是要找一款大口径的岸防炮,至少28o毫米,可以使用穿甲重弹,不用多,每个要点一门就可以了,但愿高卢人能多拉一些炮管过来,有普鲁士人的技术,可以迅组装起来。

手里的15o毫米重炮全部放到了海岸防御上,就连1o5口径的炮也全部集中在港口城市中,防止登6。

现在迫切的需要自建一个战略重炮团,短期内18门就足够了,最喜欢克虏伯的k16型重型榴弹炮,关键是它的射程远,能够达到22公里,只要进口的牵引车专用,就可以拖着走,道路不行,反正它是不会轻易的动用,关键时刻顶上去就行。

k16重榴弹炮(来源于网络)

马小树这两天也在总结甲午之战的经验教训,前世小鬼子采用的同样套路,李中堂花了几千万打造的要塞防御,因为消极避战,金州和大连湾让别人从后面捅了屁股,成为了鬼子的运输大队长,两处丢失的海岸、行营火炮12o多门,炮弹有246万多,还有没有投入使用的未拆封新炮,普鲁士快枪67o多支,子弹3381万,如果不做防范再来一次,干脆自杀算了。

小鬼子一直以来的伎俩就是不宣而战,无耻的偷袭,打完拿到好处再宣战,偷袭华人,偷袭毛子,偷袭老美,偷袭很多的国家,取得战术上的主动权,进而索取战略上的成功。

马小树领略了大海的喜怒无常,迎接狂风巨浪的袭击,享受平静安逸的航行,有那么一刻反而担心会不会翻船,自己要是落入海中怎么办,怪不得有钱有权的人都怕死,战场上永远是平民的孩子。

民国12年7月24日,马小树辗转回到了琴岛。

“长官,你可回来了“

“怎么了?“

“高卢人已经来了12天了,现在都等急了。“

“等等也是好的,可以压压价。“

“长官,你这一趟可是够久的,我告诉它们,你去意小利了,这几天应该回来了。“

“好,这个说法正确,意小利卖东西还是真的便宜的,我换上衣服去见它们。“

“是“

郝和平和陈耀祖、张有水在门口等着。

马小树想了想,把自己之前购买的金砖拿了一批出来,放在自己的储物室内,晚点是要给钱的。

几辆汽车滴滴的响着喇叭,督促人群让路。

“长官,来的叫弗兰克,我看货轮两艘,装的东西不少,还有几艘船后面好像拖了舰船的,不过船上有鬼子兵,不如让咱们靠近,也不卸货,说要见到你才行,万一没有钱,那装卸都是要钱的。”

“妈的,鬼子掉钱眼里了,它们都是资本和军工的合体,就想着挣钱,挣得都是血泪尸骨钱”

“我们现在还好点,其它的天天都在打。”

“哦,我想起一件事情,原来的战俘营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改编,转为预备役,全部调往沂临了”

“思想合格了?”

“改造的比较彻底,特别是对比两支部队的待遇,加上劳动改造,把一些原中校的嫡系全部挑了出来,都是他们揭的,体罚欺诈勒索喝兵血,让他们亲自执行枪决了。”

“就得这样办,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思想教育一直没有停,与训练同步,在咱们这个地面上,复兴党就是老大,声音是咱们说了算。”

“好,你办事我很放心,对于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直接处理,不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