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修渠修渠(第1页)
自从唐武到柳水镇任派出所长后,柳水镇的治安彻底改头换面,百姓安居乐业,过往的车辆与行人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敲杠子。
张一凡也因此博得了当地群众的好感,柳水镇的人们,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新来的镇长,为柳水镇解决了这个令人惶恐不安的大难题。
只是最近张一凡有些苦恼,虽然煤矿重组方案进行得很顺利,但济州方面和贷款的事迟迟没有下文。从上次镇里碰头会议结束后,距今又过了一个多月,如果再贷不到资金,陈致富他们所做的努力将付之一炬。
听说是兴修水利,群众的热情很高,再加上陈致富马不停蹄地做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人力组织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
正当张一凡苦恼不堪的时候,农行唐行长打来电话,让他到县行来一趟。
唐行长不是拒绝自己了吗?这个时候又找自己干嘛?张一凡也弄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还是如约来了县城。
唐行长在办公室里接待了张一凡,这次的表现令张一凡大为意外,唐行长不但亲自为张一凡倒了茶,还亲切地问道:“你贷款的材料带来了没有?”
、张一凡从身边拿出柳水镇贷款材料,递到唐行长跟前。唐行长初略地看了一眼,“二百万是吧?”
然后就拿起笔,很爽快地签了字。、“张镇长,你放心吧,这钱不出一个星期就能到镇财政所的帐上。”
张一凡谢过唐行长,出门的时候,挺直了腰板,长长地舒了口气。、看着张一凡离开,让唐行长就一直坐在椅子上看着他的背景,直到慢慢消失,他还在琢磨: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竟然让省委书记的千金亲自到此为他说话。
唐行长想了半天,也猜不透其中的奥妙,用力抓了抓稀薄的头发,陷入了深思。
唐行长今天的转变,大出张一凡意料之外,这其中恐怕有另外的原因吧?林县长肯定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来找唐行长的,难道是董小凡在中间搞了什么鬼?
从农行出来,张一凡快步走到一家电话亭,给董小凡打了个电话。董小凡在那边笑嘻嘻地道:“干嘛,我刚回来你就想我了?”
“臭美吧你!我问你件事,唐行长那边是不是你说了什么?”
“哟!搞了半天你是来兴师问罪的,真是好心没好报。”
董小凡气乎乎地挂了电话,狠狠地跺着地毯上的一只卡画猪骂道:死一凡,臭一凡,竟敢拿本小姐好心当驴肝肺。以后再也不管你的事了。
果然是董小凡干的好事,也不知道她跟唐行长说了些什么?唉!张一凡叹了口气,真拿这个董小凡没办法。不过,只要他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这事还真得谢谢她。
修渠的事终于有着落了,张一凡没有心思再在县城担搁,直接叫司机小刘开着那辆破车回了柳水镇。
当天下午,张一凡跟陈致富商量了一下,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修水利的方案可以动工了,资金将在一个星期之内到帐。、、听到这个消息,每个人心里都很兴奋,连副书记刘天林也对张一凡刮目相看,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七天,还有七天就可以开工了。在这七天里,柳水镇依然没下雨,旱情在加重,柳水河完全干涸,河床里到处是龟裂的痕迹。
柳水镇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连饮水都成了问题。
在等待通知的日子里,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七天后,财政所蒋中华兴冲冲地来报,贷款到帐了。此时,全镇上下一片欢呼,终于可以动工了。
刚好此时,张一凡又接到林县长亲自打来的电话,修水渠的方案通过了。济州县人民政府决定投资百万,配合柳水镇这项水利工程。
修水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得到这个消息,张一凡和陈致富主持了会议,宣布了这项工程的人员安排和人事任命。
这个项目关系重大,由张一凡亲自挂帅,陈致富全程协助负责人力资源调配。与此同时,由胡雷赞助的镇政府新大楼也正式开工,基建科科长李子强全权负责。
张一凡在会议上对财政所的干部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要当好管家婆,捂好财政的袋子,做事不能太小气,也要争取不花一分冤枉钱。”
为了更好的加快水利工程的进展,最近镇里的领导班子做了一下调整,社会事务办的李富强去了计生办,陈致富见张一凡一直没有配秘书,便主动将钟小印放到了社会事务办。
经济发展办由张一凡亲自抓,他便兼任了办公室主任,镇委副书记,镇长一职。
一直分管群众事务办的刘天林副书记,如今兼管基建科。
工程如期展开,张一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想到柳水镇在自己的努力下,马上将旧貌换新颜,解决人们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不禁有些小小的兴奋。只是工程的事,不能有丝毫懈怠,万一出了差子,事得其反,后果就不堪设想。
新办公楼的事,他基本上不怎么管,现在重点抓的就是通济渠。这项工程让他取了个名字——通济渠。顾名思义,通城与济州之间的一条人工水渠。
它将成为沟通柳水河与永济河之间的一条纽带,两河之间的生命,将因之而精彩。
修渠,修渠,这段时间张一凡的头脑里只有这两个字!
柳水镇的干旱问题,已经是迫在眉急的事,张一凡为了修渠的事,不知道每天要跑了多少路?一个星期他必定到工地上看四五次才放心。周末,也懒得回城里,干脆就呆在办公室。
看着工程进度在地图上的标识,一天天地加长,慢慢地延伸过来,张一凡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这些天在工地上跑,皮肤黑了不少,肚子都小了一圈,身上反而结实起来。
修渠的日子很辛苦,也很快乐,张一凡头一次尝到了给老百姓做实事的快感。他以堂堂一镇之长的身份在工地上跑,因此群众的热情特别高,修渠的进展也很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