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古代当咸鱼观海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第2页)

李枝下意识想拒绝,可是自从听完裴清的安排后,他觉裴清做事很有一套,应当不是胡乱安排的,便应了下来。

尽管内心有些忐忑他能不能卖好豆芽,能不能把豆芽卖出价。

其实裴清选李枝的原因很简单,对方内心有股气,让他不至于畏惧权贵,豆芽后面卖给谁裴清不清楚,但以他的分析,豆芽开始应该会卖不错,到时候来往的肯定是有权贵之家。

豆芽是有数的,万一权贵人家插队呢,一般人售卖真的敢拒绝吗?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强硬的人出现。

不过有个黑脸,裴清也不忘搭个白脸,就是田庄之前的管事,处事圆滑些,让两人搭配好。

员工部分处理完了,剩下的就是豆芽的工具和原材料了。

田庄管事知道裴清需要的滤布黄豆和竹筐后,表示黄豆和竹筐的话可以去附近的村子上买,他们这边的黄豆都长得特别的不错,虽说庄子上也有黄豆,可按照裴清的要求,黄豆数量大概是不够的。

至于竹筐,这村子附近到处有竹林,所以村子里的人几乎人人都会编点竹编,家里肯定也有剩余,急要的话买村子里的,便宜实惠。

听管事的这么一说,裴清点了点头,然后和管事的一起去村子里买,毕竟买什么样的黄豆和竹筐,都要他来点头。

村子里人刚刚吃过夕食,看到一群人过来都有些紧张,后来看到领头的人是隔壁田庄上的管事,就又放松下来,只是有点好奇对方过来干什么。

裴清四处观望,现这边的竹编制品还真是挺多的,竹筐竹篮随处可见。

管事的带着裴清去找了里正,先问了黄豆的事,里正得知裴清可能是要大量收购黄豆,立马就精神了起来。

黄豆这粮食产量是还可以,可吃起来就各种不方便了,若是能换钱去买别的粮食,那就再好不过。

里正马上就带着裴清去看村子里收的黄豆,不管到哪家,对方都是眼巴巴地看着裴清,希望裴清能收走黄豆,因为裴清说出来的价格不低,比他们拿去外面卖好了不少。

裴清对黄豆的了解不多,但是他见过之前豆芽的黄豆,尤其是一口气了七次豆芽,对黄豆的样子已经很熟悉,自然也看出这些黄豆确实不错,就定了下来。

而等裴清提出还要买竹筐后,其他人更是高兴得不行,这边黄豆卖出了价,贵人又要买竹筐,这真是好事成双啊。

虽说竹筐也是耗费了时间编制的,可黄豆是粮食,在他们看来也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饿了可以救命的粮食,而竹筐,这冬天闲暇时编了不少,只是天寒地冻的,一直没有拿出去卖。

这幸好没有卖,拿出去卖能不能卖动是一个问题,毕竟这附近家家都会竹编,能卖多少钱又是个问题,现在有了这么个贵人,又能赚一笔了。

村民们又赶紧将竹筐搬了出来,裴清提前说好了只要新的竹筐,毕竟旧竹筐也不知道用来装了什么东西,还是新的干净点。

裴清本以为会有人试图弄虚作假,毕竟他给的竹筐价格虽说只是市场价,可多拿一个筐子,那就多赚一分钱,没想到最后竹筐拿出来时没有人用旧筐子假冒。

裴清不知道是,确实有人想多赚一份钱,只是这些拿出来的筐子都被里正派人检查过了,想要弄虚作假的人立马就被收拾了。

里正看得出裴清是个大主顾,对方其实去别处买黄豆竹筐都行,可之所以会到他们村子是为啥,还不就是他们村子离田庄近。

这次生意做完,说不定还有下次呢,急功近利没有好处。

里正没想到自己的谨慎很快就得到了回报,裴清仔细检查过筐子,确定质量不错后,对这个村子的印象也好了不少。

“小公子,你看,这些筐子你都要吗?”

里正忐忑的问,他感觉村民们拿出来的竹筐有些多了,如果裴清能全要就好了,那是皆大欢喜,可如果只是要一部分的话,那不买谁的呢?

瞥了眼村民们眼中的期待,里正感觉很是为难,正为难之际,就听裴清问:“就这些竹筐吗?没有更多了?”

这些竹筐在里正看来不少,可是裴清算算作坊需要的竹筐,感觉数量不够,这顶多就是够用两天了。

这一句问话落在里正耳中简直犹如天籁,晕晕乎乎的险些站不稳,好半晌才稳住心底的激荡,问道:“小公子,我们村暂时就这么多了,不过你要多少竹筐,我们,我们现编。”

村民的眼睛也是冒着光的,对他们来说编个竹筐算什么,现在又不是农忙时节,他们平时出门找到活计了才是出门干活,没有活就只能在家坐吃山空,以裴清给的筐子价格来说,在家编筐子可比出门干活轻松得多,还赚的也多。

“大概要五百个,但是要在七天内完成,一天内你们至少要给我八十个筐子。”

裴清说。

里正看了眼村民眼中的火光,虽然很想立刻就下保证,说可以完成,但他还记得面前贵人不一般,虽然看着和善,可如果完不成任务,那就好事变祸事了。

于是和裴清告罪一声,拉着村民们去后面商量了。

村民们就等着里正说话呢,结果被拉了过来,一个个急的不行,这要是竹筐的生意被人抢走可怎么办啊,对他们来说编竹筐卖钱就和捡钱差不多,顶多就是捡的有些辛苦。

“行了,老朽不知道你们急吗,我也急呢。”

面对村民们的焦虑抱怨,里正哼了一声,扫了众人一眼,问道,“这位贵人你们也看出来了,身份绝对不一般,若是答应了,却完不成,没我们好果子吃,你们好好想想,能不能完成,一天八十个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