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巫夷人家阿苏措和谁在一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2页)

的远征行动,可说是千年以来巫夷最大的一次巫士行动。一共出动了二百六十二名巫士,六人一小队,三十人一大队,组成了六个探险大队,另有三十人的先遣队、三十人的抢险队,和一个二十人的医护队。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这次行动由伊堤和风源宁两位大巫士带队,每个小队至少配备一名三阶巫士(即各小队队长),大队长清一色五阶巫士,先遣队和抢险队的队员至少要达到三阶,两队各拥有四名六阶巫士。

他们昨日正午通过传送门返回新街,阿苏南第一时间赶去迎接,今日更是在新街学馆设下晚餐款待一众逆旅归人。这样的场合阿苏南是当然的主事者,伊落作为新安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简短致词完毕,就轮到他了。

阿苏南站起身,如今他已经24岁,依旧保留着少年时代的纤长身形,但多了少年人没有的练达气度,他含笑看着众人,道:“感谢神明把你们安然带回家,大家都有跟家里人联络过了吧?”

“有。”

“联络过啦。”

座中响起起此彼伏的回应声。

阿苏南点头:“那就好,你们一走,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们了,尤其是已经有了阿朵阿哥的,一定要报声平安,听见没有?”

他把“阿朵阿哥”

几个字咬的特别重,众人齐齐笑将起来。别看阿苏南比他们年长不了几岁,单从外貌上看,没准儿还比他们年少,但是他的话搞不好比大巫士都管用,因为在座的年轻人大都把他奉为偶像,要知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他们!

阿苏南又道:“想必各位已经逛过新街了,两年不见,感觉变化是不是很大?”

“是很大,大到都快认不出来了……”

“对啊,多了一个新成坊,整整八条街呢。”

“而且每条街都很热闹,新开了好多店铺!”

“还多了巫士学馆……”

“不只巫士学馆,新安学馆也大了好多,听说以后巫士学馆都要归入新安学馆,是真的吗?”

一众年轻人争相回答,毕竟都是巫者,昨日回来时好些人还是一脸倦意满身风尘,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全都活蹦乱跳生龙活虎了。甚至还有心情跟阿苏南开玩笑:“当真到处都是变化啊,我们走时哪里有见到拢个多的漂亮阿朵?简直就跟漫天飞雪一样多啊!”

……

阿苏南笑吟吟了地听着他们笑闹,直至讲话声低沉下去才又一次开口:“你们讲的都对,新街变大了,变热闹了,也变漂亮了,我们的新安学馆也跟新街一样,变大变漂亮了。不过,你们把最大的一个变化给漏掉了,你们走时,这里叫新街,是新安坝子上唯一的一座街子;你们回来时,这里还是叫作新街,还是新安坝子上唯一的一座街子,但是你们知道吗,它已经变成新安行省的府了。”

巫夷因为人口稀少的缘故,一直都没有设立地方政府,神庙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但是,随着新安坝子的开拓,这种老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跟不上疆土扩大的步伐,于是仿效宁阳,正式引入“行省”

概念。今年年初,巫夷正式划分为三大行省:月西行省,府红水湾;垅关行省,府木关河滩;新安行省,府新街。而月街,则被正式确定为整个巫夷的都。

在座的两百多位年轻巫士去年春天就离开了,而对于划省之事老百姓又完全不上心,所以他们回来之后压根没有听到过“新安省”

这个说法,全都一脸茫然地看着阿苏南。

阿苏南指指身旁的伊落,不慌不忙的又道:“所以,刚才欢迎你们回家的伊落少君,去年你们离开的时候还要称他为伊落司长,现在已经变成伊落省长了,是我们新安最大的官员,呆会子你们最好多跟他讲两句话,说不定可以谋到一个好差事喔。”

众人大笑。

等到笑声渐止,阿苏南笑道:“这个当然是个玩笑,大家不要当真啊,不过,我们新安省真的有很多空缺职位,欢迎大家踊跃报名。你们看,这才仅仅过去一年九个月,不到两年时间,我们新街就生了这般多的变化,未来的展,必当是不可限量,所以,迁来新街,你们是绝对不会吃亏的,相信我。”

看他一副诱拐稚子的模样,众人又是一通大笑,连伊堤和风源宁都忍俊不禁,脸上现出笑意。

而阿苏南却收起笑容,待众人笑毕,极是郑重的道:“玩笑开完,现在我们讲正事。我知晓,我们都知晓,你们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但是,请相信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次的经历,不只会转化为你们个人的宝贵财富,陪伴你们终身;你们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更会转化为我们整个巫夷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巫夷的未来,多了很多种可能性。所以,最后我要感谢在座诸君,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的牺牲,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巫夷的版图才得以扩大一倍,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巫夷从此将不再是一个内6小国,我坚信,我们都坚信,我们巫夷必将崛起!此次远征行动和参于此次行动的你们,也必将载入史册,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