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进年代文苦情剧本里[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45第045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那可能,他们想给姚真一个惊喜”

姜英想姚真爸妈都一把岁数了,应该不会玩什么惊喜,倒有可能是姚真爸,想让老婆孩子都看看,他家落魄的时候,家里亲戚都是什么嘴脸,哪怕以后家里重新好起来,也绝对不要心软。

姜英还真猜对了,但是也没有完全猜对,姚崇是想回来过年的,但是在那一刻突然又改变了主意。

姚崇接到以前老领导电话,问他回不回京市过年,正月里还要请他一家去家里做客吃饭,姚崇原本是不打算回京过年,他今年落魄了,回京也是遭到奚落和挖苦,而且回京必然要去两边父母家拜访,到时候姚真看他们夫妻被亲戚排挤,免不了生气,如果他们不回去,姚真过年还自在一点。

但是老领导亲自打电话慰问,就知道他是受了委屈的,那回去的性质可不一样,说不定过几年还真有可能调回去。

但是,姚崇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姚真二姨就快放出来,听姚真电话里说,她二姨夫已经公然在外头留宿,那等姚真二姨出来,两口子必然爆不可调和的矛盾,姚真二姨说不定会将当初为了丈夫升职,诬陷姐夫受贿的事情说出来。

可如果他现在回去,释放出利好的信号,姚真二姨夫那个人,相当的精明,他知道连襟之间不可能化解矛盾,不会希望姚崇一家还有机会回来,肯定要哄一哄姚真二姨。

所以,姚崇在电话里跟老领导诚挚的摆正了自己的态度,说在这边带领老乡们试点经济作物,今年秋天已经初见成效,年关再给大家动员动员,明年扩大试点范围,今年就不回去过年,等来年交上一份更满意的答卷,再回京向老领导汇报。

这话说的真情切意,老领导在电话里狠狠夸赞了他,没有因为下放到基层就怨天尤人,反而为老百姓干实事,还叫他好好干,等他做出成绩了,还要组织干部去他们乡实地考察,给姚崇激动的不行。

他这边形势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就看姚真二姨那边会不会反水跟姚真二姨夫咬起来,又怕女儿担心他们老两口,还怕姚真心里存不住话,会把这个好消息不小心泄露出去。

姚崇冷静下来,决定还是跟女儿说一声,免得她担心,跟姚真通电话之前,姚崇先给姜英打了个电话,跟姜英分析了形势,让她回头再跟姚真叮嘱一下,不要去外面说,连姥姥家的人都不能说,因为姚崇知道,姚真现在最信服的是她的好朋友姜英。

姜英答应了,把电话给了姚真,二十多分钟后,姚真红肿着眼睛上楼,问姜英,“我爸妈真有机会在退休前回来吗”

姜英分析是有极大把握的,“姚叔叔本身能力就强,他在基层做出了政绩,肯定有机会回来,如果你二姨和你二姨夫闹翻,你二姨能给你爸身上被冤枉的污点洗干净,回来的机会更大,你二姨夫那个人很精明,你爸跟你说的消息,你谁都别说。”

姚真忙点头,“我谁都不说。”

姜英说道“姚真,叔叔阿姨不回来,要不你去我家过年吧。”

姚真摇摇头,忽然笑了,“不,我今年去我姥姥家过年,既然他们要看我怎么个惨法,我就给他们好好看看,让我二姨夫再膨胀点好了。”

姚真二姨夫用厂里的人脉和业务,已经下海经商,他现在是一点顾忌都没有,而且姚真二姨夫外头的那个女人已经怀上了,要是明年给他生个儿子,等姚真二姨出来,只怕立马就要逼宫。

姜英看姚真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也放了心,“行,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年三十,姜英给顾平津和季玉珍准备了年礼,都是自己做的一些吃食,有腊肠熏肉,还有姜年庆做的糕点,另外姜英做了两件轻薄的羽绒马甲,这个天气在家里穿着正好,能护住前胸后背不受凉。

顾昌东看她还准备了同样的一份,这是要送给叶教授和闻筠教授,说道“咱们一起去。”

“我也要去。”

若若跑过来,举着一幅兰草图,是刘阿婆绣的,“太婆婆说这个送给闻奶奶。”

“那就一起吧。”

包括姜年庆和卫春芹,一行人去了闻筠教授家,现在叶教授搬来跟闻筠教授成了邻居,居然也开始学着下厨,他大菜做不了,平时就煲个汤什么的,家里的保姆正在准备年夜饭的食材。

闻筠很嫌弃姜英的羽绒背心,姜英忙说道“这个是给叶教授的,我给您准备的是保暖内衣,您看看,这是我们明年秋季预备重点推出的新款。”

闻筠来了兴趣,京市的冬天很冷,她拿着那套驼灰色的贴身内衣试穿了一下,面料非常的柔软舒适,而且这个保暖内衣是低领的,配上一件针织衫,外罩一件羊绒大衣,又美又暖和,一点都不臃肿。

闻筠一向优雅,穿衣服也讲究,姜英送的礼物很合她的心意,“你点子可真多,放心,等你明年秋天上市我再给你宣传。”

刘阿婆身上也已经穿上了新的保暖内衣,她把那幅兰草图送给闻筠,“知道你爱这些高雅的,你看看喜不喜欢”

闻筠笑道“刘阿婆,你知道你一幅绣作在京市都炒到什么价格了吗,以后别在店里卖了,我找人给你出手,比你在店里卖的要高出去两倍。”

姜英“闻教授您不早说。”

姜英真是心痛不已,她安慰自己,刘阿婆的绣作两个月才出一幅,难怪一出来就没了,客人都不还价的。

闻教授家的珍宝阁子上添了不少摆件,闻筠说是她侄子回来后,在古玩市场淘回来送给她的,她指着上面的古董说道“有价值的文物都已经捐了,这些都是不值钱的,你看哪个合眼,挑一件吧,算是我给你的回礼。”

刘阿婆根本不认识这是古董,还以为是文玩店那些几十块钱一件的摆件,说道“容易碎,我就不要了。”

闻筠道“也是,你又不欣赏这个,送你这个还不如送你些金线银线来得实在。”

闻筠的侄子闻衍是在国外过完圣诞节才回国的,现在改革开放,闻衍在深市那边做投资,这几天刚回京市过年,他又带了几件淘回来的古董,跟闻筠献宝,“姑妈,你看这几件瓷器怎么样,真的还是假的”

闻筠对明清的瓷器有些研究,初步判断是真的,清末的瓷器,她说道“这些没有太大价值的,以后少买。”

“好,那下次我叫梁先生找到好的再通知我。”

姜英跟顾昌东对视一眼,梁先生不会是梁勇胜吧,话说梁勇胜日后是大文物贩子,闻教授的侄子跟他那儿买的,大部分的来路估计都干净不了。

现在梁勇胜还不到盗挖贩卖文物的地步,那以后呢闻教授的侄子刚回国,估计还不太清楚国内的文物法,姜英临走的时候跟闻筠提了一句,“闻教授,我跟顾昌东都猜测,季水莲用赝品调换昌东那几件文物的帮手就是梁勇胜,我听到闻衍是找姓梁的买古董,觉得还是跟您提一下。”

闻筠脸色变了几变,她第一恨薄情寡性的人,第二恨走私贩卖文物国宝的,姜英他们走后,她问闻衍,“你说的梁先生,是叫梁勇胜吗”

“姑妈怎么知道的”

闻衍笑着说道“他眼力很好的,陪我去文玩市场淘的几件古董,还从来没有走眼过。”

“也有可能,他是放长线钓你这条大鱼。”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