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签约(第2页)
因为担心昨天只是个梦,今天起床到现在,苏全民明明记得,却一直没有向儿子问起。
无论如何,钟长林把该列的都列了,不玩什么花样,苏杭也就果断签了名字。
“好啊。”
钟长林的办公室内,大家围坐在会客区沙周围。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另辟蹊径’,”
苏杭笑着道:“想要在同一类型上让人眼前一亮,这种事不容易,但,如果换一个类型,那肯定就是眼前一亮了。”
“社长,我有个想法,”
方薇道:“我觉得,苏杭已经表的文章,如果我们直接结集出版,难免会让读者感觉重复,缺少新意。因此,就如圈子里一些短篇扩写长篇那样。虽然计划还是短篇集,但我觉得,苏杭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些文章扩写一下,更加丰富细节,也能作为将来的一个宣传要点。”
尚骏挑眉:“说说?”
若是飚起来,苏杭一天写一两万字都没问题,4万的差额,两三天就能搞定。
对了,攒着,给儿子上大学用,将来还要出国!
其他人都进入‘配角’状态,一个个心神激荡,苏杭却没让钟长林如愿。
眼前男子针对自己,肯定是有理由的。苏杭不知道理由,却也没有示弱的意思。然而,当他以为还要再唇枪舌剑几句时,没想到,对方转眼就收敛起来。
苏杭这次却摇头:“《林清和许白》的亮点主要在最后的那个反转,再加上本身结构已经足够巧妙紧凑,强行扩写,反而画蛇添足。”
当然,归根结底,其实也就是四个字:‘制造噱头’。
其实也考虑过。
尚骏说着,终于放开了苏杭的手。
钟长林点头,指了指茶几上一个不起眼的台历:“我早上来的时候,随手标了下。”
这么说完,尚骏朝其他几人点头示意,没再停留,快步离开。
按照与苏杭昨天的谈判结果,合约昨天下午已经拟好。
主要是,这年代还没有……嗯,也不能说没有,而是互联网极其不达。
李晴看向上司。
再喊一个博艺的人陪着,多了少了,也能说得清楚。
尚骏没有立刻放开苏杭,与少年对视着,说道:“你描绘的‘青春文学’市场和‘传媒集团’版图很诱人,作为其中的‘导火线’,但愿你拥有足够的引爆能力。”
苏杭不知道钟长林本来打算尽力扶植《商海》的事情,此时却也道:“好啊。”
因此,只是偶尔在电视或报纸上露下脸,不会被网络长久定格,敲敲键盘就搜到的那种,这就没有太大关系。
看着眼前茶几上的一堆钞票,钟长林的秘书李晴立刻想起这两年一直在惦记的一件事。
这可真是1o万块啊。
扩写,多好的噱头。
方薇闻言,幽怨地瞄了某人一眼。
苏杭感受着眼前男子言语中的火药味,虽然不明所以,还是道:“其实我也看过最近一期的《商海》。”
接着又是更细节的各种宣炒作方面的具体讨论,前世见多了,苏杭可谓灵感多多。
钟长林看过去:“小方,有话就说?”
“你想要模仿武侠、言情那种在普通人群中接受度很高的‘通俗文学’套路,做一种‘通俗经济’,思路很不错,但我不得不说,其中尺度很难拿捏,稍不注意,就可能彻底流于庸俗,成为充斥道听途说的八卦小刊。”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