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娘娘封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忌惮(第1页)

“哀家并无拆散之意。”

太后勉强笑道,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

她倒是想,可她拆散得了吗?

不过若是他们自己散了,那就是有缘无分了。

与其费力绞杀,不如搅弄风云,隔岸观火,坐享渔翁之利。

萧承绪挑了挑眉,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光芒,似乎在思考着太后这番话的真正意图,但他并未表露出来,只是保持着沉默,对此不置可否。

“但是世事难料啊,皇上。”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以防万一,皇上不如从宗室中挑选一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养在宫中亲自加以教导。有所准备,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

诚然,太后的话确实有其合理之处。就连萧承绪本人,也曾经动过类似的念头,可以说与太后的想法不谋而合。

然而,这毕竟涉及到下一代王朝的继承人问题,是一个极其敏感且重要的话题。即使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太后,也不能不让萧承绪心生忌惮。

“母后,您为何如此肯定朕与皇后注定命中无子呢?难道母后是能掐会算的仙人不成?还是说,母后知道了一些朕不知道的事情?”

萧承绪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寒冷,他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径直落在太后身上,仿佛要透过她的外表看穿她内心真实的想法,令人不禁心生寒意、毛骨悚然。

面对皇帝锐利冰冷的视线,太后的神色却没有丝毫变化,她依然镇定自若地回答道:“皇上多虑了,哀家不过是胡思乱想了些。毕竟世间万物变幻莫测,万事皆有可能生,不是吗?哀家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还望皇上莫怪。”

“不知母后以为宗室皇亲中谁可堪重用?”

萧承绪目光闪烁地看着太后,语气似是随意,又仿佛带着几分深意。

太后却是面沉似水,丝毫不见波澜,轻声说道:“这不是要看皇上属意谁吗?哀家做不了主。”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让人听不出其中的情绪。

萧承绪心中暗叹一声,继续说道:“是吗?朕以为母后看中了南安王的孩子。”

萧承绪虽然不过多过问后宫之事,但很多事情,他都是知道的。比如太后在还没有回宫之前,就和南安王府中的女眷过从甚密。回宫后,也曾多次召见过南安王妃。

上一任南安王因为有着从龙之功,成为先帝在世时诸皇子中唯一一个留在京城,没有前往自己封地的皇子,并被封为亲王,享受着无上的荣光。

如此种种,萧承绪又怎能不心生疑虑?他紧紧盯着太后的眼睛,想要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一丝端倪。

然而,太后的眼神依旧平静如水,她淡淡地回答道:“确有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是可造之材。若是皇上看得上,那便是他们的大造化了。”

说完,她轻轻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

萧承绪心中一动。

言外之意,太后并不否认她与南安王府曾有过交往。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有所行动,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更何况,太后并未刻意回避他人,如今连萧承绪都点明了这一点,如果继续掩饰或否认,那将毫无意义可言。

至此,这个话题便算是告一段落。萧承绪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其态度已不言而喻。至少在现阶段,短期内,他不会从宗室皇亲中挑选一名候选人进行培养。

萧承绪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只是年近三十,并非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高龄之人,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自然不会轻易考虑过继宗室子弟之事。

踏出慈宁宫后,萧承绪的怒火愈旺盛。

“朕尚未驾崩,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朕的皇位,难道盼着朕早日龙御归天不成?莫非是朕碍事,挡住了他们的路?”

若是仅仅只是太后提及此事,萧承绪也许并不会如此生气。但前朝竟有一个不知好歹的大臣,竟然敢上书恳请萧承绪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断不可再独宠皇后,而是要多多宠幸后宫嫔妃,雨露均沾,甚至在奏折中就差明说皇后身体有问题,生不出孩子来,这简直就是在触碰萧承绪的逆鳞。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萧承绪当着满朝文武官员的面,毫不留情地痛斥了那位大臣一顿。

想到这位大臣居然对帝王的家事如此上心,萧承绪干脆顺水推舟,赐予他多位歌姬和舞姬,命她们好生伺候这位“热心”

的大臣,以助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

而大臣家中有一位河东狮娘子,可想而知,当那位大臣领着一群由皇帝亲自赏赐的莺莺燕燕回到府邸之后,他家的后院将会变得何等热闹非凡。

果不其然,到了次日,那大臣便向朝廷告假,原因是身受重伤,无法起身,因此不能上朝。消息迅传遍整个京城,人人都听说了,大臣是被家中夫人打得下不了床。

帝王盛怒之下,整个宫殿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宫女和太监们惊恐万分,纷纷双膝跪地,不敢抬头,生怕触怒龙颜。甚至连御前的红人奉安也不敢轻易露头,不敢出一丝声响。

萧承绪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最为忌惮的,便是有人对他的地位和权力产生觊觎之心。任何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点点迹象,都会引起他的警觉,并以严厉的手段予以铲除,小小的宫人如何敢在这个时候去触皇帝的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