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夫郎的市井生活盛尧上辈子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45第 45 章(第1页)

o45

先朝有唐律,唐律有十恶,十恶有恶逆、不孝、不睦三项来判定一个人有无孝道问题。

大庆朝延续此律法,以此来约束为人子女。

庆隆帝更是以孝治天下,百善孝为天,无论盛尧从文还是从商,只要他生活在这个朝代,那么他就不能因为不孝,而毁了自己的名声。

在大庆朝,什么是孝大庆子民皆答孔夫子曰,不要违背。

不要违背,所以盛绍元在世,盛尧需要事之以礼;盛绍元离世,盛尧需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甚至如果因子贫而无法赡养其父,导致双亲上吊自杀,子都要被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罪名曰过失杀父。

子女甚至不被允许说出不孝的言论,否则下场犹如让梨的孔融,孔融曾言父与子,有什么恩不过当时作而已。

后来他为武皇帝所杀,武皇帝一句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堵住悠悠众口,正是因为孔融曾经的言论让当时的民众认为他不孝,所以武皇帝杀他没有引起民愤。

而父亲打骂子女,羞辱子女,是天经地义,是教育问题,在当下是问题,不是犯法。

这就是为人长子的盛尧必须要赡养父亲的原因,只有父亲盛绍元不要他这个长子,不跟他这个长子,没有他不要父亲,不养父亲的理由。

而盛绍元老了,终日求的是衣食无忧,就看他怎么选了。

等盛尧筹到银两,盛岩也筹到了。

盛尧没有等到盛岩和董四爷来宣布闭店,到了夜里,等到了茅尖。

茅尖进入茶坊的议事堂后,汇报“董盛钱庄门口的民众散了,午后大德庄抬了一箱又一箱的银两来,解了民众心中的疑虑。”

盛尧举着书,但是心思不在书。

茅尖见主子没说话,心里有些焦急,催问“那这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解民众疑虑的不是大德庄,是吴家堡。”

盛尧放下书,站起身走到窗户前立着。

茅尖跟过去,顺着主子的视线,看到了天上的残月。

他看不懂,只是顺着盛尧的话理解,“是,吴家堡不好对付。”

“不。”

盛尧低沉的声音在夜里更加清冽,“吴家堡是恶,恶人图利,有所图就可攻破。”

“那表少爷的顾虑是”

茅尖不懂了,“茅尖想不明白。”

盛尧心思沉重地低下头,“许多事情如果没有蠢人,光靠恶人是办不成的。”

茅尖挠了挠后脑勺,“谁是蠢”

乔知舒听下人来报茅尖回来了,他急急忙忙赶来议事堂,刚好听见盛尧和茅尖的对话,他顺口作出解答“盛岩就是蠢。”

乔知舒走到二人身边。

“早上哥哥让送走王秀才,摆明拒绝了吴家堡,之后我将江州银叶的利害关系,同盛岩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他依然去找了吴家堡。”

“就算不是他主动找去的,是被王秀才拉去的,午后大德庄出面是事实。”

茅尖点点头认同,“这倒是,那王秀才跟他勾肩搭背,想来是极情愿的。”

乔知舒看向盛尧的背影,接着说“蠢的人,利己的时候会损人,不利己的时候也会损人,让人防不胜防。”

听起来像是说给茅尖听的话,但其实一直盯着盛尧的背影。

盛尧转身,面朝着乔知舒坐下,“怎会既然知道就有可防备。”

乔知舒知道盛尧这是下定决心,有了主意了,“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恶人,而是蠢人,如盛岩,明知道害的是自己的亲大哥,还要同恶人为伍,他以为他自己不姓盛吗”

盛岩懂其中利害关系,依然选择与吴家堡为伍,吴家堡图的就是盛尧手中的利益,而这个利益必须除掉盛尧,才能顺理成章的到手。

盛尧想的更深入一些,“他自然知道,他下一步就是要与我撇清关系。但我不能等了,茅尖,明日一早,你回南县将二老接来州府。”

盛尧不可能坐以待毙,必须要开始准备反击。

盛岩和吴家堡是否已经有了计划有没有开始进行进行到了哪一步他都不知道,所以他需要时间,他要逼盛岩早点和自己撇清关系。

“我给他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

“端午将至,知舒,帮我备份好礼,过两日我和大哥去拜访知府大人。”

乔知舒见盛尧下了决心,有了主意,连连点头就去准备了。

次日,茅尖去接盛绍元夫妻二人,盛绍元自是不可能跟茅尖走的。

茅尖无奈,只能搬出主子说的最坏打算,“二老若是不想见膝下儿女对簿公堂,还是出面调解为好。”

“对、对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