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得孔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大哥的背后女人(第2页)

此时刘表府后院一个厢房前,两个老妇人坐着说着话,她们可是刘表来荆州时带来的,已经是为数不多的老奴婢了。

其中一个盯着一个小奴婢熬着什么,一边与这个刘琦大公子房里的老人聊着。

刘琦房里的老妇人正是宫里赏派出来的,当年才十三岁就派到了刘表府上,一过就是一辈子。

她最近才被唤醒时,她早已忘记隐谍的身份了,只是每天深夜还会回想训练时的姐妹之情是多么的美好,真是亲姐妹,之后就再也没有如此好的姐妹了。

当一个人拿出信物放在她眼前时,她本能的想不认,可这一愣神的瞬间就被识破。

不能公开呀,要不然死也无处安生呀!只是传递消息又不是要杀人害命,她就同意了,从此就拿双份月份子呢。

她年龄大了,就没有跟着大公子去江夏了,这里毕竟还有个院子需要人看着呢,她就留了下来,整天来找老姐妹们聊聊天,晒晒太阳,也是舒服。

当她要走时,看见药罐旁边怎么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她环顾四周,没有人,她们俩急急忙忙地送参汤去了。

她用树叶,小心的铲了起来,包在手帕中,塞进胸前,事后还吹了一口气,将地上的残留吹了个干净,就如往常一样,慢悠悠地回去了。

晚上,她就将这个送给了她另一份月份的人,说是在刘表喝的参汤药罐旁边现的,她觉得应该是那个小奴婢下的。

黑衣人带回去一查,是毒,慢性毒,随即这个消息就出现在诸葛亮的案台上。贾诩、诸葛亮四目相对。

随后贾诩分析道:“应该对得上,曹操回许昌后,就有人去了荆州,第二天就进了蔡府,药是许昌给的。这药经华医师确认是慢毒,要多次用,几个月后作,激后尤如病而死。”

贾诩现在管着黑衣卫、灰衣卫、青衣卫。灰衣卫还正常,可青衣卫多了许多,应该是翻了十几倍不止。

黑衣卫人也多了,应该说是精锐了许多,全是军中好手。贾诩与诸葛野还弄个培训基地,专门训练黑衣卫。

口号相当炸裂:黑衣出手,日升月落。只要黑衣卫出手,就像日升月落一样,也表示今天安排的就在明天太阳升起前搞定,还得像月亮落下一样毫无痕迹。

停了一小会儿,贾诩继续说道:“应该是经蔡夫人,给了小蔡夫人,刘琮的姨奶现小蔡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前几天送水果给刘表老姨娘的小奴婢。”

“那个小奴婢家的奶奶生病,要用钱,这个小奴婢却刚好送回去了钱,过了她的月份好几倍。”

诸葛亮问道:“华医师有没有说具体要多久?”

“一致三个月吧,不知道成分,所以不能精确,华医师善于看病,药还是荆州的张仲景通透。”

贾诩非常看重人才,他现在手里有人手了,经常搜罗一些民间人才,这也正是诸葛亮需要的。

其实,还有一个消息,是黑尚的白衣卫传过来的,郭嘉的死士有一个进了蔡府,一个混进了刘表府里,正在分辨是谁,已经有目标了。

想到这个消息,诸葛亮回想起,从下邳回建业看到墨子时的情景。一天黑夜,诸葛亮应黑尚之约来到一个他经常去的酒楼,也是刘巴开在建业的样板酒楼。

酒菜上席后,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人在黑尚的陪伴下一个人走了进来,面相极富态,平静而又有涵养,完全不像诸葛亮头脑里想得,东躺西藏的工匠人的模样,难道是墨子从良了,秦杂记记载,墨家墨子们的打扮不是一直是平民么?

经常交谈才知道,他确实是墨子本人,不是傀儡与替代品,对墨经是了如指掌;以诸葛亮过目不忘的本事,还仔细研读了墨经的造诣,都不及此人一半,应该是其本尊无疑了。

两人只是聊天,谈了谈局势,以前世知道结果的诸葛亮,与他相谈,也仅仅是不落下风而已。

足见墨子其本人信息丰富,应该有极隐秘的快消息来源,可能也是向诸葛亮展示能力特意而为之。

墨子没有承诺什么,也没有附和什么,说到时一切就都会水到渠成的,随着诸葛亮团体的壮大,会有惊喜的。

之后,两人随意聊了些人才的定义,诸葛亮一度动了招揽大才的强烈心思,不过还是风轻云淡的在精品诸葛酿中没入了眼底。

不过,墨子应该感觉到了,这正是一个济世之才应有的反应,否则就济不了世。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种济世大才要是没有求才若渴,那就只是个枭雄而已。

枭雄注定只能如流星一样滑过历史的天际,不能驻留一段历史长河。伟人才能开创一个时代,现在的东汉末期需要的是一个伟人,而不是枭雄。

“咳,咳,咳。”

贾诩咳嗽叫醒了诸葛亮,贾诩心里划着九九,这个州牧什么都好,就是经常呆,心思深沉不下于吾呀。

“啊,看来荆州要提前布局了。”

诸葛亮说道。

“是,黑衣卫、青衣卫已经重点在荆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