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秦血衣侯最新章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守城将领高喊举起白色降旗(第4页)

此刻,赢政猛然起身。

坑埋。。。

这个字眼多么生疏、沉重?

"

寡人才托你延续武安君之业,却非教你效仿其滥杀无辜啊!"

赢政心中激荡不已。

他大喊:

"

捷报!捷报!!"

宫殿内外,皆被这一通报捷之声充斥。

等候已久的朝臣,如李斯与王翦,身为朝中重要人物,李斯被誉为席文臣,王翦则是以经验与年龄并重的老将。

这两人几乎代表文治武德。

虽然赢政身患重疾,这段时日未能常开早朝,但他并不懈怠。

如今已渐近寒冬,他披着厚袍坐在养心殿。

捷报传来之时,嬴政的第一直觉是胜利?是战成功?随即他意识到那可能带来的后果——坑杀!

连李斯和王翦这两位资深人士,听到这个词语都满脑子的不解和惊讶。

自白起大坑四十万降敌之事后,这般残忍对待俘虏的方式许久不再上演。

可此刻,竟由年轻的秦三公子下令执行。

赢政手中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使他的疑惑达到极点。

战报的文字简洁至极:

"

召陵攻克,坑杀降卒两万余人。

"

几个字仿佛能听到身后阎罗的战栗,嬴政脱口而出:“我都怀疑此子若是早逝,也会因恐惧魂飞魄散。

“我竟成了一介慈善之父。

仗还没打完便行此恶行,秦将之狠心让人担忧。

作为一国之君,纵使一兵得胜可能换来无数白骨,赢政也为将闾日后掌政的杀伐手段感到不安。

一个强大到即将统一六国的帝国,怎能承受如此重的屠戮?

秦强而楚弱,但这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却曾屡屡挑战秦国。

原因在于楚国内部贵族势力复杂,与秦的矛盾错综。

众多朝中官员反对启用将闾正是源自于此,最终使秦二十万大军损失惨重。

连李信这深受赢政青睐的青年将领也在失败后陷入沮丧。

此次战役的失利无疑增加了秦统一六国的艰辛度,那曾是一支精锐能以一抗三的秦兵!

思考过后,嬴政在竹简上写下批注:“虽能克城拔营,也要懂得有所留存,否则……”

他试图用父亲般的温和语气表达,“武安君之威名,吾欲尔继承,并非教你复制。

他终究无言以对,只担心楚国对秦的反抗将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