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挂不完的机重生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钓鱼(第2页)

调整好浮漂,将蚯蚓在鱼钩上,检查一下没有露钩,刘山涛左手扯紧鱼线,将鱼竿头拉到微弯,随后猛地一松,右手乘势将鱼竿向外一甩,将鱼线末端的鱼钩远远地抛了出去。

太靠近岸边的地方是没有鱼的,所以要将鱼钩抛远点,从原主身上继承来的这一套手法熟练而实用,这倒让刘山涛感慨这土拨鼠也不是完全一点用都没有。

其实根据原主的记忆,要想钓鱼更有效率点,开钓前,应该弄点“散饵”

洒在钓点周围的水里,把鱼引过来——俗称打窝。

这种散饵需要有浓烈的味道,臭的酒糟最好,要搞不到的话臭的剩饭也勉强可以。

昨天刘山涛在孙长明那吃完晚饭收拾时,其实也偷偷留了一小包剩饭藏了起来,但原主的经验告诉他,哪怕是在夏天,剩饭这东西只放一夜味道肯定还不够冲,估计还得再放上一天才能有那味,所以今天就只能不打窝硬钓了。

编制袋里还有一只木质的自制鱼竿架,刘山涛见抛钩完成便取出鱼竿架将鱼竿放在上面,自己则坐在地上,右手把着鱼竿,眼睛盯着浮漂,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不过和一般钓鱼人不同的是,刘山涛嘴上却开始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轻声念道: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刘山涛趁着等鱼儿上钩的时间,背诵起了课文。

其实对钓鱼人来说,守鱼的时间是不太能做其他事情的,因为如果你不长期盯浮漂的话,极易漏鱼。

比如说要是一边钓鱼一边看书的话,那肯定是要么看不进书,要么钓不着鱼。

但是,一些不太需要过于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其实是能够一边做的,只要能够保证盯住浮漂就行。

比如说,背课文就是这样。

刘山涛现在需要背课文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积累文化、锻炼语感。二是为了借背诵课文,练习普通话。

要达成这两个目的,都需要反复、大量的朗读及练习

对刘山涛来说,背课文这件事是机械而又必须的。因此将这件事和钓鱼结合起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背课文需要一点注意力,但要的着实不多,主要的注意力仍然可以放在盯浮漂上。而盯浮漂只需要一双眼睛盯着,完全不影响嘴上念念有词,可以说这两件是完美搭配。

非要说有哪不太对付的,那就是背诵朗读肯定是大声点效果比较好,但钓鱼的话是绝对不能在岸边大声喧哗的,这样会把鱼吓跑。

所以刘山涛只能控制声音,改为轻声背诵。试了一下,感觉影响倒也不大

刘山涛背了一会儿,突然现浮漂猛地沉了一下,便赶忙拉起鱼竿,感觉鱼线那头吃力不重,很轻松便提了上来。

将所钓之物拉到岸上,只见一条半个手掌大的灰白色的小鱼在地上不停地挣扎跳动。这种鱼当地人喊“餐条”

,在泽湖的水库、水塘里都很是常见,味道也不错,就是个头基本都不太大。

刘山涛上前将其捡起、脱钩,手上掂量了下大约也就一两不到。

刘家里周围的水体里,基本上都是这种小鱼(除非是有人承包养鱼的鱼塘)。根据原主的记忆,他以往钓到的鱼也基本都是这个一两上下,偶尔遇上大点的也就两三两,至于半斤重的鱼,原主还从来没有钓上来过。

其实对于这种小鱼,下地笼去网是最快的,但因为这种网实在是太断子绝孙,水库又是公有财产,所以村里明令,上水库钓鱼大伙儿随便钓,但严禁下地笼,抓到一次就要将地笼没收,还得额外罚2oo块。

至于为什么刘山涛会对此知道得那么清楚,懂的都懂,就不再提某只土拨鼠的姓名了。

刘山涛从编制袋里拿出了个红色的小水桶,装上了些水,将这条餐条丢了进去。随后重新装钩,照着之前的方式又下了钓,弄好后继续背诵课文、诗词。

很快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这中间刘山涛一共钓到了五条鱼,一条“黄刺头”

,两条餐条,两条麦穗鱼。

“黄刺头”

是一种黄色的小鱼,整体上比餐条体型大点,长得虎头虎脑的,背上有一根刺,所以当地都叫这种鱼黄刺头。

麦穗鱼也是当地常见的一种鱼,这种鱼虽小,但特点是肚子一般都圆鼓鼓的,味道也不错。不过这种鱼烦就烦在很喜欢“晃钩”

,刘山涛今天就两次被这种鱼晃得空竿。

五条鱼,在没撒散饵硬钓的情况下,算还可以了。虽然都是小鱼,但如果只给一个人吃的话,差不多也可以了。

刘山涛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到了六点四十五分,刘山涛当即收拾渔具,提上装鱼的小红桶朝学校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