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石碑(第1页)
慈安堂选了一个极幽静的地方,背靠群山,离几处乡里最近,考虑到方便搬迁,也是适合老人家居住。开工时风风火火的,常有路过的乡民随时过来瞧上一眼,可以说这地方是在众人眼皮子底下立起来的,只看得到外边一排长长的院墙,有富人家两进两出的宅子这般大,外头两座石狮子镇着,院门修得古朴未显华丽,上头匾额是知行亲手所题“慈安堂”
三个大字,只还没见过里边如何。
乡里的大工程,又是天底下头一桩,鞭炮挂起之日早早地就围满了人。
不论是有没有空的,都前前后后地赶了过来,看着两县一部分官差已经开出一条路,附近乡里要住进慈安堂的老人家大都大开着门口,门口又围着一些乡邻,个个面上一派喜色。
老人家不方便动手,到时若只靠着这些官差大有忙不过来的架势。
众人一合计,索性一道帮起了忙,也加入了收拾的行列里。
更别说那些后来的地主老爷们,早就得了消息,带着一众家丁管事从家里匆匆赶来。
这下人可就多了。
这些家丁早就在家被狠狠敲打过,通通摆出了一副好面孔,就是有几个仗着主家在外没个好脸色的,此刻也尽是一派亲近的模样,一口一个大娘大爷地喊着。
待祁佑一家子坐着马车到时,周边路上堆着整整齐齐的行李,老人家边上都有人或是搀扶或是一道说笑。从两县里赶
过来看热闹的乡民把周围围得水泄不通,可官差们开出来的这一条道却是开阔的,等有人大喊了一声“县令大人来了!”
后,慈安堂前围堵的人群便让出一条路来。
称得上秩序井然。
“这清早,还以为咱们来得够早了,没成想乡亲们更早。”
两夫妻带着几个孩子坐在一驾马车上,拉开帘子四处看了看。
到此时,知行才大松一口气:“春种已过,乡亲们难得有空闲,又是这样大的事儿,他们也不愿错过。”
春归揽过知敏,又看看几个眼里泛着新奇的孩子,嘴角微微勾着。
这些孩子也是好不容易放个月假,本想好好休息一阵,春归却觉得今儿是个难得的时候。言传不如身教,这群小子里小宝跟志远大有走仕途的架势,待那时他们这帮大人总不能时时在旁指导,不如趁还小的时候,耳濡目染,亲身地参与到祁佑跟知行的政绩中来。
这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同蔡氏一说,她便反应过来。
哪怕日后不做官,也希望正直与善良能刻在这些孩子的骨子里。
人群刚开始还闹哄哄的,待两驾马车行到岔路口,已经寥寥无声,个个争着看向马车。
“诶!怎么有两驾马车?除了大人还有谁过来啊?”
路两边的人看到后边还跟着一驾马车,不由得问道。
“不知道啊,且看着吧!”
慈安堂前,随着两驾马车一前一后停下,头一辆车上下来了祁佑知行
众人,一众乡民连忙笑着喊道,同春归也打起了招呼。
都是乡里乡亲,多是见过的面孔,春归跟如意也觉着分外亲近。
只叫众人疑惑的是,后一驾马车却又慢悠悠地行到慈安堂右侧墙根边上,只下来了赶车的一个官差,里头却是没个人影。
不等众人开口询问,两个闻讯赶来的官差朝知行跟祁佑说了前头的情状,一干乡邻与富户们叫来的家丁管事已经早早地准备帮忙,如此也省了官差们的力气。祁佑点了点头,叫过那赶车的官差,嘱咐一阵后,一人沿着大路跑了几步,朝岔路口站立的一干官差打了个手势。
手势一落,就见几个乡里的预备帮忙的乡亲与家丁管事们立刻动起了手,将边上老人家的行李抬起朝慈安堂走来,另有两个妇人搀扶着老人家跟在后头。
剩下两个官差却是转头走向另一驾马车,掀开帘子跳了上去,不知在里边抬什么东西。
剩下来围观的百姓们纷纷看过去,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两人从车上抬下来一块半丈高的石碑,吭哧吭哧地运到了边上,靠在了墙根上。
“这是什么东西?”
“嚯!好大一块石头,难不成是镇宅的?”
“镇什么宅?这地方好风水,又有这两座石狮子立着,哪里要一块石头来镇宅子了。”
可任他们怎么琢磨,也没见两个大人说出这块石碑的用处。
此刻大人们正瞧着前边陆陆续续过来的扛着
行李的乡民们,个个手拎肩挑,时不时望望跟在后头的老人家。
“来了来了!”
“哎哟,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咱们这县里竟有这么多孤寡老人家。”
“哪里是不知道,除了两个大人还有谁在意啊,咱们这些乡里乡亲的,自己的小家都顾不上了,哪有闲心去照料旁的长辈。”
“细细想想,咱们都有老的时候,谁能知晓临老能出个什么三灾五难的,可如今我却是不怕的,有两个大人在,咱们两县好日子长久着呢!”
“你们瞧瞧,那帮富户如今这殷勤的好面孔,又接地气儿又好说话的,这宅子还有他们一份功劳,可放从前,有见他们这般模样吗?要我说啊,还是咱们大人会打算。”
乡里人眼睛都擦得雪亮,心里真正惦记着的还是祁佑跟知行两人。
几个孩子贴在春归几人身侧,不时听着众人细碎的交谈声,若有所思地对望一眼。
前边人快到时,看顾着石碑的两个官差便小跑到慈安堂前,将大门敞开,里边立刻出来了一个妇人,朝众人笑着,拿起门后边的扫把,将大门口扫得一干二净。
“这不是石头媳妇儿嘛!”
人群里早有人认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