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鉴美(第4页)
有何不一般。
二是请教前西楚国子监博士乔洛霖有无让鲜卑氏族甘心情愿汉化的办法。
三是招揽乔洛霖这个一支笔就能够定人云泥、撼动乾坤的惊世贤才。
茶几上的白瓷香炉里焚着淡淡的檀香,紫砂壶里泡着庐山云雾,檀香的烟气里掺和着茶香,氤氲在听澜阁的雅室里冉冉升腾,凝聚了云雾甘露的茶叶在唇齿间留下山水清芬……
茶过三巡,慕容成岭将章太傅已经答应写完《西楚史》后,愿意走出诏狱为大燕子民讲学的消息告诉了乔洛霖,随后,问他愿不愿意在大燕入仕为官?
乔洛霖苦笑着摇头,将难以启齿的褫衣廷杖之事告诉了慕容峤,道:
“韶安殿上千夫诺诺,在下愿做一士谔谔,犯颜进谏。不料下场竟是锦华宫外当众褫衣受辱……”
“秦王殿下,我已失了心气,无意仕途,只想余生寄情在此山水之间……有悖秦王美意,还望恕罪。”
说着起身冲慕容成岭深深躬身作揖一礼。
关于乔洛霖遭受褫衣廷杖一事,其实,慕容成岭在临安东围垦滩涂之时,早就有所耳闻。
他也深知文人最怕傲骨被折、心气被断,所以,并没奢望可以一次便能劝服乔洛霖为朝廷效力。秦王遂也起身道:
“无妨,乔阁主多礼了。章太傅已经答应讲学于民间,鉴空大师也将开坛于法通寺,如今,您又在我大燕境内设听澜阁传播经典,实乃我大燕子民之幸。”
“无论在朝还是在野,诸位贤者愿意在庐阳‘继绝学、传经典、定民心、安天下’,都是我大燕社稷之福,乔阁主不必介怀。反倒是在下贸然邀请,唐突了。”
两人复又落座,乔洛霖问道:
“闻秦王殿下所言,在下以为殿下是否对汉文化,比如儒学、大乘佛教颇有兴趣?”
“何止是颇有兴趣!”
慕容成岭替乔洛霖斟上热茶,坦言道,“不瞒阁主,在下和父皇正在推行大燕全面的汉化政策。汉化的第一步,无疑应当从文化的汉化开始。”
“不过,我朝的鲜卑门阀氏族处处阻挠,连我皇兄太子殿下都是反对汉化的一方……”
“哎,依照目前的情况,汉化之路堪称举步维艰……”
乔洛霖好奇道:
“既然鲜卑门阀氏族皆反对汉化,秦王殿下又为何要顶着压力知难而上呢?慕容一族贵为皇室,统治者让臣民服从于自己的鲜卑文化也算得天经地义。”
慕容成岭答道:
“父皇和在下考虑的正是‘统’、‘治’二字才推进了汉化。”
“‘统’为统一,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车辙宽度、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法令、统一的文化……方才能达到‘治’的盛世。”
“这些是先秦一统六国之时已经意识到,并且已经做到的事情。如今大燕却在倒退。”
“再则,还是因为‘统治’二字而推行汉化。汉族文化远远先进于马背上的鲜卑,且普天之下,汉族人口众多,远远过鲜卑族人。”
“当我大燕还是南燕的时候,那时先帝们就没有筑起过民族之间的壁垒,而是顺势而为、从善如流,鲜卑人可以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可以和汉族通婚,以至现在汉族的存在感和势力在大燕已经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让人口众多、文化先进的汉人倒过来学习鲜卑文化,用鲜卑文化统一天下,无非是让汉人感受到自己是‘被统治的民族’,江山是被外族‘窃取’的,国土是被鲜卑‘侵占’的,他们在敌人的铁蹄强权之下既无话语权也无影响力,这无异于是对汉人的折辱。”
“那时,便是把鲜卑族和汉族彻底对立起来,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