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名门天姿紫苏落葵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第1页)

“啊?你是假装让他们捉住?”

杨王氏十分惊讶。

江承紫便在她耳边说:“阿娘,你以为从前我说我师承潘道长都是哄你的么?那都是真的。这些人牙子虽手段奇特,穷凶极恶,但我也不至于被他们抓了。”

“如此。那你方才?”

杨王氏有些不解。

“毕竟有外人在,我们也不能保证杨迪杨云就真的忠心于大老爷。即使忠心于大老爷,也不能保证大老爷对我们没杀心。毕竟,人心是最难测的东西。我不能让他们看出深浅来。”

江承紫对杨王氏颇为信任,早已将她当作母亲。虽然此事说话有所保留,却也算是和盘托出。

杨王氏听闻,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那你可知今日,老太婆的人来过。”

“自是知晓。杨鹏的伤势是熟人所为。”

江承紫也不瞒着。

杨王氏点点头,说:“你确实比我想象中更聪明,如此,我便略略放心些。”

“阿娘。大兄与阿芝以后就是你的左右手。咱们母子三人谋划得当,就是他弘农杨氏我们也不稀罕。”

江承紫很笃定地说。

杨王氏轻笑,只当她是孩子式的傻话,让她在这段日子都要谨慎些,切勿大意。

江承紫嘟哝了嘴巴撒娇说:你不相信我。

杨王氏掩面噗嗤一笑,便是催促她速速睡去,明日还要赶早路。

江承紫在自家老娘的怀里,心满意足地睡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客栈里就喧闹声四起。因客栈靠近码头,从这里到北蜀道要经过长长的水道,所以,很多人就在这里拜别,饯行。一时之间,这里充满儿女情长的依恋之情。

有人在“劝君更尽一杯酒”

,有人在“折柳送别”

,又有人在击节而歌。

江承紫起床梳洗完毕,在客栈喝了一碗粟米粥,便匆匆赶往码头,启程往蜀州。

因要换乘水路,马车便被一律遣返回杨氏祖宅。只留了随行的丫鬟婆子以及护卫们一起。杨云办事妥帖,早就让周氏带人将大小行李都搬上事先租赁好的大船。

等物品行李先搬上船。六房一干人等才由杨云等护卫护送上了船。也是这时,江承紫才见到了秀红所出的俩女儿,也是戴了帷帽,瞧不清面目,但那行动举止似乎对杨王氏以及一双儿女颇为忌惮,表面上看起来怯生生的。

江承紫是扫一眼,便是凝神静心,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

江承紫上了船,就说累了,在自己的小房间闭目养神,警觉周围的情况。不过,这大半日的水路,着实没有什么人包藏祸心,大约是那阿念说的都是实情,他都处理妥帖,且派人以汉王李恪的名义与杨老夫人说了啥。

不过,这一路上,她虽没听见有歹人,但倒是感觉到植物们的情绪。

这一日,日光和暖,春风吹拂,昨夜的狂风肆虐似乎是前世。那些植物在日光里贪婪地生长,尽力地舒展着枝叶。

植物们在春日里,似在举行盛大的狂欢。彼此叽叽喳喳,在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美貌以及花期,或者雄心勃勃今年要长成什么样。

她听了半晌,耗费不少精神,却也是笑了:没想到作为一棵植物,在这世间讨生活也真是不容易啊。每日里,还得攀比呢。

她想着,便是噗嗤一声笑出来。在一旁为她改衣裳的杨王氏一听,便是问:“阿芝,有何好事?”

江承紫索性坐起来,跟杨王氏讨论到晋原县后,是否找个乡下近城的乡下宅子住下来,置办几分薄田,种个蔬菜,到底省下几分钱。

“阿娘,原本我们手中就无银钱。昨夜,我也询问了长姐,祖宅那边早就是空架子。红姨当家这么些年,定是有些积蓄,但她怎肯拿出来呢。”

江承紫翻身而起,靠在窗边与杨王氏商议到达晋原县的情况。她得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培育红薯和马铃薯,再找适合的时机为杨清让铺平道路。

“你说得对。昨夜,我亦仔仔细细计算过,自己要在县城里置一个大的宅子,怕是有些困难。即便是置办好了,也是捉襟见肘,吃饭都解决不了。但若不置大宅子,这十几口人,你们兄妹几人也大了,得有自己的住处。可若是城郊去置大些的宅子,到底会丢了杨氏脸面。”

杨王氏也是左右问难。

江承紫很是撒娇地爬过去,抱着杨王氏的胳膊,说:“哪里能呢。阿娘到时候大可说是我阿爷身子不太好,须找个清净之所。另外,需要空气清新。别人也知晓富贵人家多得是山野别墅。哪能看轻我们啊?”

杨王氏一听,觉得也是这个理,却又担心在城郊终究不妥,怕有贼人前来,始终不如城内妥帖。

这事到此时,江承紫也是犯难了。她单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想着城郊有田地,人少,适合种植培育。但她没想到这个时代也是土匪强盗出没的年代。乡野之间的大户人家,若没有高墙深院,或者是没有养拉风的护院,基本上就是土匪强盗们光临之地。

再者,这晋原县地处蜀西北,虽然这个时代的地名不同。但江承紫可对于蜀西北的地势清楚得很。那里就是盆地边缘了,全是高山峻岭,原始森林。许多好吃懒做、穷凶极恶的流寇贼匪都在那一带落草,占山为王。时不时就要下山干上一两票。

“阿娘,这事是阿芝想得不妥帖。”

江承紫立刻说,随后又与杨王氏商议到了晋原县后,先租住或者买个小些的宅子安顿。等过一阵子看看形势,再来筹划买个自家宅子的事。

杨王氏深以为然,母女俩又对未来做了一些规划。正当此时,便听得船家喊了一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