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安一片月是谁的诗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节(第3页)

杨宛仰头遥忆须臾,“十三四岁那会儿吧,她娘带她去普陀寺烧香,我娘也带我去普陀山烧香,就那么遇着了,相聊投机,过后便常常来往,一晃十几年了,从没生过嫌隙。我年轻时性子倔强又冲动,人也折腾残废了,那时候若没有她常常伴在我身边开解我,我未必能挺过去。”

眸光扫过对面丫头,嗔怪道:“你们不必挤眉弄眼,我的这桩丑事满京城里谁不知道,没什么好遮掩的。都下去吧,让我和李小姐好好说会儿话。”

这边李纤凝也叫素馨下去了。

去了四五人,房间空旷不少,酥山静静散发着凉气,愈清凉了。

李纤凝手持羹匙戳来戳去,冰沙与樱桃酱搅到一处,红嗤嗤。

“我听人讲出事前,姐姐和梁录事已有文定之喜。”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

杨宛毫无避忌,“怪我年少无知,冲动任性,错过了和他这桩姻缘。”

“这么说假如再给姐姐一次机会,姐姐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而是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梁录事。”

杨宛轻轻摇头,嘴角向下抿着,“我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也不会嫁给梁录事。”

“为什么?是梁录事哪里不好,不合姐姐的意吗?”

杨宛说:“他现在是文君的丈夫,再来一次也当娶文君,与我无缘的。”

“姐姐待梁夫人真好,如意郎君也肯拱手相让。”

“你这句话恰恰说反了。”

杨宛说,“是她待我好,梁家与我们家解除了婚约后,另聘了文君。那时我只当我们的情谊到头了,换成谁,处在这么尴尬的境地上,也不会同我来往了。文君却没有,成亲之后,她照常来看探望我,获悉我心里有愧于梁录事,还特地带了梁录事出来开解我。我也真没想到,梁录事竟然不计较,豁达的原谅了我。没有他们不会有现在的我,是他们叫我重新活了一次。”

忆起往事,杨宛深受感动,泪盈于睫,顷刻又害羞似的以团扇遮住脸,拈帕拭泪,“你瞧瞧我,年纪大了容易伤感,比不得小女儿家,整日无忧无虑。”

“是我勾起姐姐的伤心事了。”

“哪有。”

天边云朵肥硕可爱,洁白如棉,横过莽莽青山,一青一白,一刚一柔,并济相依,旖旎巍峨,叫人不自觉地投注去目光,不愿移开。

杨宛和李纤凝不约而同歪头看了一会儿。须臾,云飘开了,才又拾起话题。

“你喜欢孩子吗?”

话题衔接的突兀,李纤凝微愣,好在杨宛并不是想要一个确切的回答,她自顾自接下去,“我很喜欢,可惜再也不能有了。”

“姐姐以后纵算不成亲,未尝不可从叔伯兄弟家过继一个。”

“谁会把孩子给我养。”

杨宛摇动团扇,容色凄清。

“姐姐昨日提到问梁夫人讨小啼,是想收作义女,还是单纯讨个丫头使?”

“小啼……”

杨宛脸上闪过温柔的光辉,“那丫头和我很投缘,可惜,可惜。”

杨宛连说两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