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康熙康麻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这劫打的狠了点(第4页)

等我们搬空了清军的大营,撤离铜鼓县县城的时候,我们装脑袋的马车上面已经有了7oo多颗清军的人头,虽然用石灰都已经处理过了。

但是那味道也让人作呕,我不得不让那几辆拉人头的车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还要离开我们的大队伍一定距离,要不然我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等回到了石鼓县的县城,焕然一新的县城让我吃了一大惊。

现在县城街道两边的那些破旧的房屋,虽然没有焕然一新,但是基本都修的能住人了。

甚至已经有几家饭店开始营业,有沿街小卖的小商贩,还有附近的农民挑着担子来卖蔬菜。

和我们离开石鼓县的时候大变样了。

这就是人气呀,一个地区必须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够展,才能够有商业,没有人那什么都白扯。

我回到县衙之后,就开始安排工作,先组织人开荒,不管种什么,先把那些荒地上的枯草枯枝全都给我烧了。

反正现在已经快到冬天了,就算是广东,四季如春,很多的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开始枯黄,干燥了,可以点着了。

还要组织童生考试,这得多少年没有举行过考试了?赶紧向上级联系,要考卷。

为了让考试更正规一点,先让各地的学子们报名,然后组织统一培训。

别的不敢说,至少让他们的数学好歹能及格吧。

等我派出的宣传人员向各村镇一贴布告一敲锣,几天的时间,县城里面就聚集了几百名要考试的学生。

别看这个地界老打仗,但是读书的人还是不少的,而且憋了5、6年了大家听到消息都赶紧跑过来。

我把这帮人聚集在一起,每天不干别的事情就是模拟考试。

不但模拟童生的考试,还让他们练习跑步,3o米的折返跑。

这帮家伙们如果考中了童生,很快就要参加秀才的考试,那个时候在练习折返跑这种需要体能的考试,他们就够呛了。

这第一年举行考试,好歹得给我弄出几个秀才,然后让他们组织团练,这样我们的县才会有足够的机动兵力。

我的财力也是有限的,这个县的财政我估计也会好不到哪去,人口都损失了一半,交上的赋税能够把这27o名士兵养活好了,就算不错了。

不过,赋税的问题我给想错了,我忘了铜鼓县到秋天的时候也要收税。

因为我把铜鼓县令以及他手下的那套县衙里的官员统统打包送到了海口,所以,铜鼓县的县衙被我给清空了。

但是县衙里面的那些书吏、书办,还有衙役这些的我都没有动他们,只要配合我工作的,我就不收拾他。

我走的时候,有几个衙役和向往明朝的小官带着全家跟我一块来了。其他的人都留在了空荡荡的县衙里。

让我没想到的是秋天我这里正忙着统计,现在那些有人的村庄送过来的粮食。

铜鼓县的衙役们组织了一批马车把大批的粮食送过来了。

把我都给搞蒙了,你们走错地方了吧?我们这是石鼓县,不是铜鼓县。

结果没错,人家就是把上交的税负给我交过来了。

我都已经把你们的县令抓走快半年了,新的县令难道没给你们派过去吗?

一问才知道,还真的没派过去,就像广东那边忘记了还有个铜鼓县一样,这些空下来的官职竟然没有派一个人过来。

而我们插在铜鼓县城上面的明朝的旗帜,没有哪个敢去动。

甚至破损了,被风吹倒了,还得赶紧去修补一下,或者换个新的重新放好。

而今年的税交好了之后,县衙里的那群衙役们一商量,就老老实实的给我给送过来了。

有便宜不占,那是傻蛋,既然送过来了,那就别送走了,既然铜鼓县没有县令,那我就先管着。

这样一来我就稀里糊涂的掌管了两个县的地盘。

因为地处偏远,所以我申请的考卷过了差不多两个月,总算是送了过来。

等到准备考试,我看花名册的时候,突然现竟然有人把住址写到了铜鼓县,这还考什么试啊?连铜和石都分不清楚。

结果拿过来这个小子一问,还真是铜鼓县的人,一看他的脑袋就知道,头上的头刚一公分长一点,后脑勺有一个明显被剪掉的辫子的痕迹。

这得是多么向往当官啊,清朝那边可是留不留头,你把辫子给剪了,你回去叫人逮着,那是要脑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