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为什么叫康麻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医学生也不好混(第3页)

针灸和推拿正骨是我学的最好的一项,而且因为处理的瘫痪病人比较多,我在处理偏瘫上面已经达到出师水平了。

而周小欢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碰过一个病人。毕竟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医科的大二的学生。

现在的学院式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方法,实际上是照搬了西医的培养模式,也不能说不对,但是疗效有点差。

西医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所以诊断的这一步训练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因为检测的科室已经把有问题的部分给你写出来了。验血验尿,凡是过正常值的,都用箭头给你标注出来。

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拿上这些检验报告,在度娘,搜狗的帮助下,也能大概的判断到底得了啥毛病,当然,只能是大概。

而古代的中医师本身就是一台全功能检测仪器,他要通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耳朵、双手,把一个人身上的问题检查出来,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训练出来的,是需要天赋的。

不说你其它方面,光是手指的敏感性,就能淘汰很多人,有些人天生就触觉不敏感,你让他摸出人脉搏的沉、浮、滑、涩,真的是难为人了。

现在两人一见面打招呼,“今天瞧你的气色不错!”

当然这是普通人见面后的客气话,而在中医里面就有五色的诊断,还有这个气这个玄妙的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而现在的中医教育不是师傅挑徒弟,而是学生找专业,无论这个人是否有学中医的天赋,高考分够了就能报。

可以说,现在很多学校培养的中医师,在古代根本没有坐堂的资格,他们充其量能算是个会开中成药的西医大夫。

不是他们不想当个好的中医师。关键是他们做不到,他们没有足够的训练,也没有建立起一套中医的思维,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成为一名中医的基本素质。

我们班有7o多名学生,据我的观察。真正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的不过五个人。

五个人里有三个还得看运气。在学校上五年过之后。能够遇上优秀的中医大夫对他进行代教,他才有可能在中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因为只学好学校里学到的这些知识。没有理论结合实践这一步。最后就是个书本大夫。

除非病人是按照课本上的病例得病,否则他就不会进行治疗。

有两个人肯定就能够成为优秀的中医大夫。

一个是我本人,另一个就是我们的班长。

我就不用说了。重点说的是我们这位班长。

我们这个班长叫巴图尔。实际上他在上学之前就是个大夫,而且学的是蒙医。

这里说的蒙医不是蒙古族的大夫,而是中医的一种。

蒙医、藏医、苗医。这都是中医的分支。是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医疗方式,虽然理论基础不相同。但是都是用草药治病。也是用针灸。

简单的说就是被环境逼出来的一种特殊的中医,就说蒙医和藏医,那是游牧民族,自然环境和中原地带完全不同。能够采摘到的草药种类也不相同。

甚至相同草药的药性都不一定一样。对草药的处理方法也不同。

比如蒙药多生用,需要炮制的蒙药没有中药多,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没有那闲工夫,医生跟着部落要进行迁徙。每天光走路了,哪有时间去炮制药材?

走在路上,现了路边的药材,赶紧进行采摘,动作慢了就找不着人了。

有人生病的时候,拿上几种药材,捣碎了就着牛奶喝进去,这就算不错了。

着急的时候,没有时间给你捣碎,直接就给你一把草药,自己嚼一嚼,咽下去就行了。

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治疗方法。

中医和蒙医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各有特色。

而且相比较而言,蒙医要比中医见效更快一些,基本是很短的时间是那就见效。

这也是被环境给逼出来的,游牧民族放牧着牛羊,如果在一个地点呆的时间长了。牛羊就把水草都给糟蹋光了。

所以对医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用最快的度,把躺倒的这个病人折腾的能够活动,否则这个病人就算是得的不致命的毛病,也很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部落的人都赶着牛羊离开了。留下一个病人,你还能活的下去吗?

大草原上的饿狼还等着用你的肉加餐呢。它们不会嫌你烧咳嗽或者感冒。

所以咱们中医讲究开上一副药,加水三碗熬成一碗,要熬上两到三次。

在草原上哪儿有那么多水让你糟蹋。能有个锅熬药就算不错了。

一副药加上一点水。然后一口干了,量太小,药力不够怎么办?连药渣子都要一块儿干了。

咱们中医讲究一副药熬两到三次,一天喝三顿,连续喝三天。

到了草原上,哪有时间让你喝三天,明天你要还爬不起来,就把你留在原地喂狼。

所以,一天当中有可能要吃五六次药,每次吃的药方都不一样,就是要求见效迅,主打的是一个快。

蒙医也有针灸,但是蒙医的针要比我们的粗多了,而且用法也有很大的区别,有很多快进快出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