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三章合一(第4页)
何熙就说,“先上后下,先里后外,这个顺序,我们先把窗台桌子文件柜清理干净,然后扫地擦桌子拖地,你们看行吗”
林侯胜和杜大海立刻说“没问题。”
说完,他俩就去借了工具,还把王希也带回来了,显然王希都不知道他属于这个新小组,来的时候都蒙着呢,还跟何熙说了一句“何组长,我可刚毕业什么都不懂。”
何熙自己都闹不清楚怎么回事呢,直接跟他说“干活就行”
王希一听,立刻点头“好。”
三个壮劳力又肯下苦功夫,不多时,办公室就窗明几净了,然后没什么胜利的喜悦,大家面面相觑,压根不知道干什么,眼巴巴地看着何熙。
何熙就问“怎么没资料”
林侯胜说“这方面完全就是空白,目前我们主要进口的都是新设备,没有涉及过二手设备,所以也没什么可以查阅的。要不您安排”
何熙就问“也行,你们先聊聊你们原先在哪个办公室负责什么吧,还有履历,我好心里有数。”
这是必经流程,林侯胜就说“我是统计信息处的,主要是收集行业信息。我来了部委12年了,在国际合作司、教育司都待过,三年前被调到这里。”
何熙心想12年换了三个处室还没提拔,这是踢皮球呢。
随后是杜大海,杜大海摸摸头就说“我是规划处的,工作九年了,没换过地方,平时事情挺杂,都是执行领导的安排。”
何熙了然这是边缘人物。
然后她看向了王希,王希更简单“我今年刚毕业,工作半年,是办公室的。”
何熙明白这是人太少了,找了个年轻人塞过来好看的。
她又问了一个问题“之前没讨论过吗谁参与的这事儿,怎么说的”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是林侯胜说的话“司长组织大家讨论了一下,大家是两中意见,一中是认为这事儿不太好办,没有标准,不成规模,再说需要我们对所有设备极度了解,耗费人力精力太大。另一中觉得真便宜,可以试试。”
这不就是她刚刚进门的时候,听见两个人的讨论吗好像是林侯胜觉得可以试试,杜大海认为不行。
何熙又问“大多数人支持哪一中”
这个问题犹豫了一下,杜大海说了句“第一中。”
何熙叹口气,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答案,她当时觉得这个事儿挺好,于是推给顾孟平参考,顾孟平上报了张部长,张部长也觉得好,但认为这是设备司的管理范围,就让设备司来干了。
但恐怕是设备司讨论了一下觉得这事吃力不讨好,没办法做,可又不能不做,最终组成了个工作组,然后把她叫来了。
这下态度也有了,事儿也甩出来了何熙你不是觉得挺好吗那你就来主持吧。我们给地方给人,也算支持。
当然何熙也不能百分百确定,人家就这意思,说不定有一丝丝可能不是这个意思呢。
可无论是不是她不值当跟眼前三位说。
原因也很简单,在她看来,她真的觉得在大家一窝蜂的等待新设备的时候,二手设备作为补充其实是非常好的一条路。
外汇就这么多,可我们偏偏厂子也多,想要轮上要等多久,想想来的路上的那两位,只能盲目的排队。但如果是二手设备,一台的价钱是新设备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对于短时间内提高产品竞争力是非常有用的。
原本何熙来的时候并不想插手,因为她觉得部委有人干,但现在,如果大家真不想,她倒是想拿过来了。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论对这个时代各个设备的了解,论对这个时代二手设备的评定标准和交易规则,还有人比得过她吗
她原先不想碰是因为没钱,但如果有了部委做靠山,钱还是问题吗这行业大有可为好不好
何熙想了想就说“这样,有三件事要干。一是我要知道,目前我们机械各行业基本信息,越庞杂越好,譬如大部分设备的是什么年代的,状况如何,有多少亟需换代我们一年可以有多少外汇金额购买设备,主要在哪方面,能满足多少家工厂等等,但凡跟购买有关系的消息,我都要。而且我要分门别类,清清楚楚的,不要乱七八糟的。”
她看了三人一眼,“谁能干”
这要求不难,大家在部委这么多年,这些信息当然知道是可以拿到的,就是何熙的要求有点难,这得心细还得考虑周全,毕竟何熙说的是越全越好,而不是指定范围。
大家相互看一眼,倒是没人说话。
何熙就淡淡地说了句“各位,都到了这里了,再不干,还有地方换吗”
她这话不明不白,可是却又明明白白,自己是什么样为什么来,谁不明白啊。不就是水平不咋样,人缘也一般,要不得罪领导,要不大家都烦。
的确是没地方换了。
林侯胜举了手“我吧,我本来就是干这个的,我来干。不过”
他倒是先提要求了,“我家爸妈都病在床上,我想每天请假半天,当然,我都带回家干。”
何熙可就明白,为什么林侯胜看着挺好,也挺主动干活,却不受待见了。
她点点头“行啊,先试试,三天我要结果,三天做不好,你老实上班。行吗”
林侯胜心里算了算,连忙说“可以。”
然后何熙又说“第二个呢,是制度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二手设备买卖吗有什么政策支持我们,保护我们有什么规定制约我们,限制我们还有什么政策可以利用这个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