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在七零后妈文里当女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携手共进(第1页)

“楚楚,以前都是我不好,一直在忙于工作,没能照顾好你……”

徐明泽见方楚楚伤成这样,心里愧疚。

“楚楚,其实这么多年,你都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我心里只有你,这次工地上出问题了,你别着急,我会帮你度过难关的……”

徐明泽看着方楚楚粉白的面颊,白嫩的皮肤,樱桃般的小嘴,乌黑色的眸子,他浅笑的看着方楚楚,他了解情况后,仿佛知道方楚楚的心思,这个在他的世界里没人能替代的女孩的心思。

“明泽,我明白你的心意,在我心里,你也是最重要的,这些年我们一起忙事业,我们都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这次也一样,受伤了,工地出了事故,但是,做事业哪有那么顺利的,有成功就有失败,只是这次工地上出事,势必损失很多,甚至影响整体受益。”

想到让人头疼的楼房坍塌,她不禁皱起眉来,她闭上眼睛,脑子里都是工地上的事故的实发现场。

“没关系的,听说你救了一个伤员,现在他的伤势已经见好了,我也对工地上受伤的工人进行了赔偿,我也把来工地上的记者都花钱打点走了,在场的人们我也都打点好了,避免这是外传,影响公司声誉,而且那些没受伤的工人们明天就开工,把危楼拆除,重新建造,剩下的事就交给我吧,等你病好了在亲自指挥。”

徐明泽说着,宠溺地拍了拍她的头。

楚楚听了徐明泽的话有欣喜又激动,她没想到徐明泽能想的那么周到,把事办的那么周全。而且她惊奇他竟然能明白自己心事,把自己担心的事全部都解决了。

她刚来到医院的时候确实是伤口剧痛,但医生给她处理之后伤口

疼痛好些了,她开始担忧起自己的生意起来,虽然伤员已送入医院,但这件事传出来毕竟影响公司的名声,也影响她的名声,但如今徐明泽这么快就把事解决了,还想的那么周全,她不由得对他心生佩服。

在方楚楚生病的日子里,徐明泽每天尽心陪护,还亲手为她做她爱吃的饭菜,为她买她喜欢的水果,虽然她的腿时不时会传来阵痛,但有了徐明泽的陪护,她心里也不觉得很痛了。

在这几个月,徐明泽把方楚楚的公司打理的很好,他甚至放弃去做自己公司很多项目来减少自己精力的消耗,来帮助方楚楚的企业度过难关。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方楚楚的腿好了一大半,她的企业也迎来了春天,她办的手表公司销量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准的品牌。

工地上的建筑工作也稳步进行,大楼拔地而起,这次的建筑保质保量,在工人们的努力之下,慢慢建成了。

方楚楚出院后脸色红润了许多,这三个多月里,多亏了徐明泽为她前前后后周到细致的照顾,又帮她管理生意上的事,才让她度过难关和低

谷。现在的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住院的这几个月,她明白了徐明泽一直默默喜欢自己,以前的她忙于事业,从未如此清晰的意识到这件事,也无暇去想这件事,如今她只能在医院病床上躺着,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徐明泽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这时的她才明白了徐明泽一直在喜欢着自己。

出院后,她每天回到家后,和徐明泽搬到一个卧室,这时的他们才成了一个真正的家。

徐明泽建议补办一场婚礼,虽然他们早就结了婚,但是当时他们只是被迫成婚,未免太过草率,方楚楚虽然爽快的同意了,可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时间,只得把这事推迟了,现在日子也好了。

不补办婚礼两个人的感情也丝毫不受影响。他们虽然依然各自忙事业,但他们心更近了。

一天晚上,方楚楚和徐明泽一起听收音机,那天收音机里播报的是世界形式。方楚楚虽然现代时学过历史,但也时隔久远,而徐明泽农村出身,从来没系统学过历史。

他们听着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形式,听的入神,特别是听到列强曾经把工厂建在中国,为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方楚楚和徐明泽都感到愤慨和痛心,他们的情绪都被收音机里浑浊不清的声音感染。

听完半晌徐明泽突然想到一件事,“楚楚,现在我的自行车和你的手表品牌在国内名声都已经很响了,但是,我们为何不

把生意做到国外呢?我们让那些欺压过我们国家的人也知道,我们中国也能做出好的商品。”

方楚楚突然眼前一亮。是呀,自己总是想着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多么受欢迎,但是为何不销往国外,打造国际品牌呢?

有了这个想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行动。这个时候国际见的交流与十年前相比更加频繁了,但还是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居多,要想把自己的品牌销往国外,还不是那么容易。

方楚楚在欧洲见了厂,国外的厂中生产的手表在当地销售,由于方楚楚的手表品牌质量好,款式又新,收到了当地的广泛好评,经过几年的销售和推广,她的手表风靡欧洲。

徐明泽则是联系了自己的外国友人,通过出口的方式将自己的自行车销往国外。在国外的销路很好,成为当时国人的骄傲。

与此同时,方楚楚所投资方房地产赚了一大笔钱,这是正是房地产行业刚刚兴起,方楚楚找准了此时的大潮流,投资了正确的行业,此时的她年纪轻轻,却有了巨大资产。

徐明泽钦佩方楚楚对市场方向嗅觉的敏感,而方楚楚羡慕徐明泽广泛的人脉他们都有彼此欣赏的地方,在他们的拼搏之下,都取得了各自领域上的成功。

当时的中国鼓励企业的发展,他们正是顺应国家号召,又很是成功,双双成为商业届大佬级人物,成为无数年轻企业家眼中的传奇,也受到

百姓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