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 事功派分裂(第1页)

任何诡辩在事实面前往往没啥说服力,尤其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被反复重复实验证明后,此前民间围攻贾琏的声音,突然断顿了。

反之是民间关于实学的谈论多了起来。

因为身边的实际例子太多了,像杠杆这样的现象,人们只是运用,并没有探究其理论。

自然科学在中华文明这片热土上没有成体系的诞生,根源还是农耕文明的时间太长了。人间的帝王为了稳固统制,采用了儒家思想后,儒家反过来以士农工商划分等级,长期压制其他三种民。

士大夫阶层把持文化,把持权利,把持话语权,看似不可动摇,实际上士大夫阶层依赖的是皇权,因为他们手里没有兵权。

有心变革的承辉帝,恰恰看到了士大夫阶层存在注定要挖空朝廷的墙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引入新的变量。

太祖就是这么干的,让工匠可以做官。

承辉帝冷眼旁观,主要是想看看贾琏能闹到哪一步。结果事情的展变成了皇权只要不下场,贾琏就立于不败之地。

实学的生命力太强大了,都是身边生的事情,只要贾琏按部就班的坚持下去,这门学问就算站稳脚跟了。

将来如何未可知,至少在中秋节之前,贾氏实学在京城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并且吸引了很多读书人。

随着中秋节的来临,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辩论,暂时告一段落,大家都要过节。

内阁大臣潘季驯的府上,在中秋节这一天非常热闹,事功派的一干官员,纷纷登门求见。

等候潘阁老接见的回廊上,一群官员凑在一起闲聊时,贾氏实学的话题成为了热点。

事功派多为务实官,喜欢干事实的官,强调政绩的重要性。这一派官员在广场上其实挺吃亏的,为啥呢?

这类官员上任地方后,往往愿意花费人力财力,修水利,劝农桑,修桥铺路。

说穿了就是搞好地方的经济的方式,增加地方税收。

但是官场的游戏玩法不一样,因为流官制度。一个地方干三年,初期的投入没出成绩,官员可能就调走了。

这样继任者就占便宜了,绝大多数官员做官的要目的就是为了升官。所以,一任三年时期该做点啥,当然是以短期见效快的项目为主。

很多事功派官员吃过几次亏之后学乖了,在任上不搞见效快的项目了。尽管还是嚷嚷着事功,实际上在任上主抓诉讼、教育、收税这些事情。

至于下一任的死活,他们也不是不管的。所以,不要认为事功派就是什么进步势力,本质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分子,不是理念相同,而是一群没啥背景的鬼魂野鬼,凑在一起抱团取暖,刚好有个潘季驯入阁了,大家看见了陛下重用事功派的机会。

有了旗帜,上面有人争取利益,自然快拉起了一支队伍。所谓的事功学说,信不信那都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了,经还是要念的,自己都不信,还指望别人相信么?

总而言之,事功派这些人,看见贾琏跟理学、心学的人对喷,那真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其中不乏理工爱好者,一部分人还是占贾琏的。认为过去的事功学说,缺少理论基础,只讲为官要以做事为先的观点。现在贾琏的实学,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事功学说的理论根基。

这一部分人,以技术官僚为主,工部、户部都有。他们谈起实学时,多以赞成为主。认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实学能挥巨大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就是所谓的混子,这一类人的特点就是嘴上工夫了得。

这不,他们谈实学,并不是认可的态度,而是主张所谓的实学,不过是拾人牙慧。这个人是谁呢?

聪明的读者一定想到了,对咯,公输班。

就是那个跟墨翟斗的旗鼓相当,还上了课本的公输班,也就是鲁班。

你还别说,这个观点他们还找到了论据,那就是来自朝廷出版的《太祖语录》。

其中有一句话这么说的,【周时,公输班可为君王上宾,盖因其学可用,今我承周之国号,以工为官,有何不可?】

非常牵强附会的观点,这么说单纯的是为了扯太祖的大旗。让不同意见者退避之。

混子是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其实就是投机派,这帮人在政治前途方面没啥背景,事功派势单力薄,他们加入后机会更多。

投机派可以类比阉党,都是为了升官,底线灵活的一帮人。

技术官员派听混子的论点后很不高兴,还能扯到公输班身上?你们都不懂技术?懂不懂基础理论的重要。

贾氏实学的出现,解释了很多技术理论的谜团。因为贾氏实学的观点,在实践中一一被验证了。

知道为何要用滑轮么?知道为何要用齿轮么?知道为何车轮陷入泥坑,要垫草么?知道火铳射的原理么?

算了,跟这帮外行说话没意思。

技术官员有点好,我最多不搭理你,不屑与外行争辩。

所以,现场肯定是没吵起来了,就是有点不欢而散,然后一群技术官员凑一起,兴致勃勃的说起贾氏实学在实践中的案例。

但也不是每个技术官员都是好脾气,比如说工部员外郎王冬宁就是个直脾气。

他今天来的晚了点,进门被人抓着兜售所谓的贾氏实学乃拾人牙慧说时,就很不客气的回怼:“你懂个屁!贾氏物理学,乃是天地间的至理,与公输班的学说,比起贾氏实学,不过是应用方面的一点经验总结。”

混子派这边不干了,他们诋毁贾氏实学,是为了事功派争夺话语权,你怎么可以站队贾琏?

你这个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