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
站在月老庙,向城内的方向望去,可以看到城内的天空中,除了满城的烟火,似乎还有放飞的天灯。这些天灯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点点繁星降落人间。
“天灯祈愿,是金陵国的一个习俗。”
孟闻清认真地解释给谢引筝听,“但实际上,天灯一般都是为已故之人放的。如果有人想放灯祈愿,其实可以选择放河灯。不过,河灯一般都是还未有伴侣的女子放的,寓意着祈求一段美好的姻缘。”
东兰国没有乞巧节,谢引筝也是头一次听说过这么多习俗。
走进月老庙,谢引筝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或虔诚祈祷,或默默祈愿。连月老庙门口的树上,也早就被许多人缠上了红绳,挂上了同心锁,寓意着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在月老殿的旁边,有一个小殿。小殿中央放了一个高大的神像,孟闻清告诉谢引筝,这是金陵国的相思神。那些心中有所念之人,拜过相思神之后,他会将所求之事托梦给自己所念之人。
谢引筝没有多说什么,待到相思殿内的人几乎都走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走了进去。
他来到神像下方的软垫上,跪了下来。他双手合十,紧紧地贴在胸前,然后虔诚地注视着相思神铜制的双目。
只听他低声说道:“我请求神明托梦告知我的母亲,让她不要过度忧思,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
说罢,他双手摊开,俯身叩首三次。每一次叩首,都仿佛在向神明诉说他的心愿,每一次叩首,都仿佛在向神明祈求母亲的平安。
叩首完毕,他缓缓起身,他希望神明或许能听到他的诉求。
从相思殿内出来,孟闻清看着谢引筝,好奇地问道:“原来你和你母亲并不在一起生活啊。”
谢引筝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嗯,我和我妹妹因为一些事情从东兰国来到了金陵。我母亲只有我们两个孩子,如今我们都不在她的身边,我怕她会因为过度思念而忧虑。”
闻言,孟闻清只得安慰道:“放心吧,相思神一定会把你的诉求托梦给你母亲的。”
谢引筝扯了扯嘴角,虽然心里半信半疑,但还是点了点头:“但愿如此。”
谢引筝注意到了孟闻清似乎并没有打算去拜神,于是他好奇地问道:“你不打算去拜一拜吗?”
孟闻清笑了笑,摇头道:“我就不必了。其实我来也只是因为听说这里有个相思神庙,想过来逛逛。我既不求姻缘,也没有思念的亲人,所以对我来说,拜神并没有什么意义。”
谢引筝听得有些茫然,他不明白孟闻清到底在想些什么。他明明是因为要来拜神才来的,现在又说只是来逛逛。不过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既然他不想留在这儿,那也好,这样他就能早些回去。说不定沈籍已经回来了。
很快,谢引筝与孟闻清一起返回了城内。虽然城内的节日气氛依旧浓厚,喧嚣熙攘,但谢引筝心中明白,时间已经不早了。
在城门口,谢引筝停下脚步,转头对孟闻清说道:“今日真的多谢你陪伴我,否则我一个人肯定会觉得无聊。”
孟闻清听到谢引筝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涩的笑容:“其实是我该感谢公子。对了,我还不知道公子的家在哪里呢,不如我送你回去吧?”
谢引筝轻轻摆摆手:“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
孟闻清却坚持道:“公子,我还是送你回去吧。今日不小心冒犯了公子,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必须要向公子赔罪。”
谢引筝无奈地笑了笑,心想这不过是一串糖葫芦的事情,被孟闻清这么一说好像犯下了天条一般。他知道孟闻清是个执拗的人,若是他不答应,孟闻清肯定会一直纠缠下去。于是他只好妥协道:“好吧,我家在平阳王府旁边。”
“真巧,我家也住在平阳王府附近,我们正好可以一起走。”
孟闻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外的喜悦。
谢引筝微微一愣,没想到孟闻清竟然与他住在相近的地方,但转念一想,平阳王府靠近皇城,周围也有百姓居住,便也不觉得有什么了,只点头答应道:“既然顺路,那就一起走吧。”
因为越往平阳王府走越靠近皇城,所以街上的行人已经逐渐稀少。他们沿着石板路走着,能听见的只有远处的市井喧嚣和烟花的爆裂的声音。
不久,他们隐约看到了了平阳王府的大门口。谢引筝心中暗自琢磨,是时候让他先回家了。他微笑着说道:“你先回去吧,我要往那边走,很快就到了。”
孟闻清闻言,却摇了摇头,笑道:“我家就在平阳王府后面的胡同里,反正也顺路,陪你走一段也无妨。”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走到了平阳王府的内院门口。谢引筝心念一动,不想让孟闻清知道他就住在平阳王府内,于是赶紧说道:“后面我们就不顺路了,还是各自回去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还非要让别人送到门口。”
“在下还是再陪你走一段吧。”
孟闻清非常执着。
谢引筝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这个固执的男人了。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马车轱辘的声音。很快,一架华丽的马车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朝着他们的方向疾驰而来。
谢引筝一眼就认出了那马车,那是沈籍的马车。
看到谢引筝不说话了,孟闻清自以为是是打扰到他了,便尴尬一笑,没有再坚持。只是在他临走之前,他将那面具放到了谢引筝的手中,柔声道:“面具给你,就当做是留念吧。你我住的地方相隔不远,若是你愿意,日后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