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强颜欢笑的近义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花开花落(第1页)

(二十一)

1996年春节刚过,强勇领着老妈叶芬再次回到了天明家具厂。

时间以它惯有的度不断推进。

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直至五一劳动节前,强勇被破格提升为科长助理。工资增加不说,天明家具厂还为强勇配备了象征着管理人员荣誉的caLL机。

这在天明家具厂的当时可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层管理人员以上才享受的待遇哟。

当然,这种职务可不能等同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哟。

在私营企业,这种职务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着工资的等级和职责或者荣誉。这其中会不会有点强勇老妈叶芬的“功劳”

,或者说白点就是李厂长的人情成份呢,人们不得而知。

升职请客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不能拖延哟,最好就在通知布的当天晚上。

这边强勇在茶楼招呼着几个老同学及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昏天黑地地喝着,那里叶芬却是在一个小包厢里用一个小女人的方式单独“感谢”

着李厂长的“大恩大德”

不仅如此,叶芬还通过电话把这一久违的“振奋人心”

的好消息通报到了千里之外的滨江原单位的好姐妹们。

没想到,这个电话不打不要紧,一打却要紧的很啊!

这不,接下来从滨江原单位的有来往和没来往的以及老家的亲朋好友纷纷“闻风而动”

,“争先恐后”

要过来打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拔接一拔地,而且绵绵不绝地大有一不可收拾之势啊!

这也难怪,内地城市单位这几年下岗潮风正起,“自谋出路”

自然成为生活的头等大事;而老家世代以种庄稼为主的亲戚朋友们却因劳动力严重不足、农药化肥成本居高不下而开始“被迫”

兴起了“背井离乡”

的打工潮。

叶芬这个时候的一个电话,无异于“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简直就是指明了大家向外奔的方向啊!为了生存,但凡得到消息的哪个不是“趋之若鹜”

的?

强勇一家一开始还能“热情地接待、好吃好喝好住地安排、托人找关系尽快地“安插”

,接着慢慢地到“身心疲惫”

、关系网拉尽、整天象“惊弓之鸟”

似“诚惶诚恐”

不敢接听城市单位和农村老家的电话。一来二去的,一家人的耐心就被差不多磨光了。

那个时候的广东绝对是劳动力市场的大热门,可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出现“民工荒”

什么的。出来打工的人少,一般人出门打工还是要有人带,没有一点门路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但这又能怪谁呢?

强勇与叶芬经常为此“面面相觑”

、悔不当初啊!

“老家再来人,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也想不理了。”

强勇最近有点心烦!有点窝火!有点偏激!

叶芬何尝没有同感?所以再有人从天明家具厂办公室或附近小店的固定电话旁传话来是传来老家的区号,也就只剩下“装聋作哑”

这一招了。

没想到这一招还有点管用,千里之外的想来之人,经母子俩这么一“怠慢”

,一两二去的,电话自然而然也就少了,真正能来的人自然也就更少了。

当然,有多少已经来的和没有来的人在背后说强勇和叶芬的“坏话”

,特别是传出自己在广东与李光明的“笑话”

便不得而知了。但“力求自保”

的母子俩已经顾不了这么多。

城市单位和农村老家的“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