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生于70年代蔡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何欣娘家(第1页)

祝姥姥是解放前来到大西北的,当时是跟着在部队供职的何姥爷来的。

何姥爷和祝姥姥是在中原老家结的婚,祝姥姥的哥哥和何姥爷是军校的同学,两家家世相当,都是当地望族,祝舅姥爷介绍了自己妹妹嫁给自己的同学兼好友,在当地也算是美谈。

结婚两年,祝姥姥怀孕几个月的时候,就跟着何姥爷一起来了大西北。

何欣的大姐何荣就生在路上,好在当时何姥爷虽然是文职,也算是军官级别,有勤务兵,何荣的出生并没给祝姥姥带来多少麻烦,反而是带来了生趣,何荣也成了祝姥姥最喜欢的女儿。

大姐何荣自出生后,过了一段大小姐的日子,没两年,解放了,何欣的哥哥,何泉,也是祝姥姥唯一的儿子出生了,一儿一女,祝姥姥算是儿女双全的人。

刚解放的头几年,一切都还好,何姥爷本身就是文职军官,在解放时,也是一起起义的。家里也就是没了勤务兵,祝姥姥也开始在街道的安排下做劳动人民,祝姥姥去了裁缝铺。

祝姥姥从小也是大家小姐,识文断字,针线什么的原本就好,只是以前最多就是绣个花,给父亲哥哥做件衣服,在裁缝铺里就辛苦多了。

祝姥姥是个心气高的,自己憋着一口气,没几个月,就能独立裁剪各种新式衣服,加上绣花和做盘扣的手艺好,自己见识多,做的衣服很受大家欢迎。

同样的布料,差不多的样式,祝姥姥只在一些地方做些不起眼的小改动,就能让人穿上有不一样的效果。祝姥姥在裁缝铺算是站住了脚,成了师傅。

这期间何欣也出生了,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再多个儿子或许还能受些重视,可这个女儿,就没受多少关注了。再说,这时候儿子也才两岁多,没了勤务兵,耗费了大人不少精力。

祝姥姥白天要去裁缝铺上班,对这个二女儿关注的并不多,没几年,最小的女儿何芳要出生了,这时候大女儿何荣早上学了,何泉是祝姥姥唯一的儿子,舍不得送去育儿所,祝姥姥干脆就把刚三岁的二女儿送去了育儿所。

在那个年代,双职工家庭,家里没老人帮忙,小孩几个月就送去的,也有,那是全托。

家里有老人或家人帮忙带的,一般就是四、五岁了,送去上个一两年学前班,学学读书的规矩,就可以直接上学了。四、五岁的小孩,能自己吃喝,自己上厕所,也能明白大人的话,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忙得很。

三岁就是个比较尴尬的年龄,去全托班吧,有点儿大了,不会受老师关心,而去学前班吧,这也跟不上。

何姥爷每天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四个孩子都上学后,何姥爷已经没有班上了。他每天都有大半时间待在家里,家里四个孩子读书,只有祝姥姥一个人有工资,家里的生活已经捉襟见肘。

社会混乱,学校也越来越乱,当大姐何荣在师范学院读书时,中学已经不怎么正经上课了,学校里各种活动不断,在何欣13岁的时候,何欣和同学一起辗转十多天,去了京城,亲眼见识了世界和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人。

等何欣从京城回来后,何欣更不愿意好好学习了,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都在亢奋中,何姥爷看到女儿的状态,只能心中叹气,却不知道如何劝解。

何欣在家中是唯一像何姥爷的孩子,其余三个兄弟姐妹都更像祝姥姥,有着传统人家心目中最具福相的圆脸,大眼睛。何欣有一张鹅蛋脸,一双丹凤眼,尤其是眼睛,和何姥爷最像。

何欣也是家中唯一继承了何姥爷文艺细胞的孩子。能歌善舞,在文艺活动中总能获得主角的位置,这样过了几个月,何欣伤心的回家,因为何姥爷被彻底打倒了。何欣被称为‘狗崽子’,再也不能去参加文艺活动了,不止是文艺活动,在学校,何欣已经被孤立。

何姥爷对家里几个孩子都很好,心里最偏爱的就是何欣,只是不会表露出来,相反对何欣,何姥爷寄予着更高的希望,也就显得更严格一些。

何姥爷不止一次对何欣说,学校现在学不到什么东西,又乱,不去学校也行,就是不要再四处跑了,外面乱又危险,不如在家自己学些什么。

何姥爷给何欣了两样建议,练字、学外语。

何姥爷小提琴拉得好,家里也有过,前几年已经悄悄换钱了,因此也没有让何欣选择学乐器,家里买不起是一回事,家里有音乐声传出去,那才是要命的。

至于外语,何姥爷年少时上的新式学堂,之后凭着一腔热血考上军校,学无线电专业,英语课也是有的,因为专业的缘故,何姥爷的英语很是不错,尤其是口语,标准而流利。

何姥爷不明白现在是怎么回事,当初加入军队是为了强国,为了抗击外敌,但所在的队伍最终失败,自己也是属于起义部队,现在清算起来,这也是罪名之一。

无线电专业,就成了间谍特务,家里来了很多波人,一起起义的老上级,因为地位敏感,虽然没有被清算,也算是被变相软禁。老上级托人和何姥爷说,去农场吧,市区待不了了。

这个团场离省城不过几十公里,还能照看到,算是条件好的团场,去的晚了,就不知道会被配到哪里。

何姥爷一家很快就决定去团场了,都是要被下放,这算是个好的选择。

在何欣十四岁的时候,和爸妈,哥哥妹妹一起去了团场。

团场当初没有高中,何欣初中也算毕业了,就和爸妈哥哥一起下地,妹妹何芳还能读书,妹妹运气好,等妹妹初中要毕业的时候,团场因为多了很多下放的知识分子,开了高中。

何欣却没有再读高中。何姥爷是想何欣去的,但家里是真的没钱,何姥爷这时候的身体已经很差,团场的劳作和时不时的审问,他已经开始咯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