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太平谣团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探花郎(第3页)

“父亲也终日见不到身影。”

“我记忆里他对我说的唯一一句话居然是问我叫什么名字。”

说到这时伯玉脸上虽然没有笑意,却也是笑破了声。

“还好在十岁那年,我被送到师玄公的洗砚阁,跟随师玄公读书。”

伯玉终于恢复了些许笑容,对着阿孜勉强笑了笑。

“后来还认识了阿孜。”

“太好了。”

突然木门打开,周围顿时一静,一位老妇带着稚童从屋里走出来。面对这么多双眼睛,老妇不急不缓的行了个礼,动作规整得就像仕女图画的一样,可是稚童就明显有些怕生,死死躲在老妇身后。

老妇盯着伯玉,眼神很是慈祥,语气里终于激动:

“可是探花郎之子?”

“探花郎?”

伯玉有些想笑,“我父亲可……”

伯玉表情凝固,在这时脑袋里好像有无数根线在拉扯他。

“不会错,探花郎陈知节,益州都督陈大之子。”

老妇走上前来仔细端详,“小郎君长得可真像探花郎。”

“长者可是父亲故人?”

伯玉虽然脑子里一片乱麻不确定老妇说的是不是真的,听到这里还是十分恭敬道。

“我只是个乡野村妇。”

老妇笑了笑,“不过曾是薛氏族女的伴读,探花郎当年从广元路过,小姐便时常同我谈及探花郎。”

小鲤鱼眼睛瞪大的比真鲤鱼还圆,小脑袋里顿时闪过了什么情定三生,什么始乱终弃,什么……小鲤鱼死死按捺住想要说话的冲动。

“那,那……”

伯玉十分尴尬,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小姐只是在街上远远见了探花郎一面,探花郎可能都没看到过小姐。”

老妇打消了众人的胡思乱想。

“那年正是太平三百年,也是新汉以来开榜最盛的一年,进士及第达三百之数。”

“我家小姐说,探花郎虽然是益州都督之子,可毕竟出身实在寒微,能在南北各大氏族争夺下摘得头衔。比起那些早已定好在榜的世家公子,探花郎是真正的大才子。”

“小郎君见谅,我家小姐也是薛氏庶女。探花郎长得可真好看,小姐她就绣了一幅画着探花郎的刺绣,常常希望自己能嫁给一个像探花郎一样比世家子弟更出类拔萃的男子。”

老妇替自家小姐道声抱歉,让伯玉顿时不知所措。

“长者,我不是……”

伯玉哑口无言,“父亲他不是……”

“小郎君,我家小姐说探花郎是个伟岸的大丈夫,小姐她不会骗我。”

老妇止住伯玉的话,说起薛家小姐就满是敬重,“所以小郎君对探花郎可能有些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