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英公务员txt精校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得到了蒙巴顿妻子和女儿的感激,艾伦威尔逊还是保持着惯常的礼貌和平静,给这对母女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在他回到伦敦一个星期之后,还是军情六局的菲尔比通知艾伦威尔逊,印度事务部决定将他借调外交部,他仍然是印度事务部的对英属印度的联络员,因为外交部现在处在忙碌状态,所以暂时未外交部工作。

  “这真是太意外了。”

艾伦威尔逊故作不知的问道,“外交部很忙碌么?”

  “听说苏联红军的进攻十分猛烈,说不定德国什么时候就投降了。听说也确实有德国人私下和盟军联络投降。”

菲尔比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一旦德国投降,说不定会更加的忙碌,占领区的秩序,和当地德国人的沟通等等,还有很多事情。”

  英镑兑少了!艾伦威尔逊一听,战争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德国已经油尽灯枯,什么国民经济更是早已经全面崩溃,如果不依靠外部的粮食,说不定现在吃饭都是问题。

  虽说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除了美国之外就没有一个日子红红火火的,可是也要分惨到什么程度,伦敦的萧条,比起满目疮痍的欧洲大6可是强太多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艾伦威尔逊脸色肃穆,口气郑重的说道,“欧洲这个世界文明的中心,已经遭到了两场战争的摧残了。我都能想象到现在德国人面临的巨大困难,如果我有机会帮助他们的话,我当然愿意马上出。”

  在两人说话的同时,柏林战役其实已经开打数日了,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一、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二百七十个步兵师和骑兵师,二十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十四个空军集团军,共二百五十万部队,另配属两千四百架飞机、一万四千门火炮、一千五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起了柏林战役。

  战斗以炮击揭幕,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炮击持续了数天之久。西线的美英法等国的盟军,已经在默认苏联红军对柏林的占领。

  听过菲尔比的话,艾伦威尔逊则知道,一旦德国正式投降,自己就差不多要去德国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得不承认我甚至有些羡慕你,你的任命当中,有蒙巴顿将军的作用,不管是战时内阁的大臣,还是各部门的公务员对蒙巴顿将军,都非常的认可。”

见到艾伦威尔逊没说话,菲尔比开口道,“不过我有一点事情要提醒。”

  “提醒?”

艾伦威尔逊一愣,有些摸不到头脑的反问,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么?

  菲尔比苦笑了一声微微摇头,“艾伦,战争虽然马上会结束,但不代表危险就会因为战事的结束而消失,德国境内说不定还有很多不愿意投降的德国士兵,这些士兵也同样是危险,而且盟军和东线苏军的关系也有些微妙,你知道为是军情六局的专员,我不希望我的朋友,落到一些身份不明的国家眼中。”

  哦?艾伦威尔逊了然的点点头,别落到一些身份不明的国家眼中?这个身份不明的国家指的是苏联吧?拉长着音道,“不会吧?”

  他一个小小的海得拉巴专员,真是对菲尔比佩服的五体投地,眼前的人到底是如何做到,在效忠大英帝国的同时,为苏联人服务的?

  “怎么不会,我们的敌人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

菲尔比脸色一肃,义正辞严的道,“我是军情六局的专员,必须要加强警惕,同时也不希望你被盯上,毕竟你是我的朋友。”

  艾伦威尔逊真想问一句,你那个朋友说的是不是你自己?至于军情六局的专员,你要不是军情六局的专员,对英国还造不成那么大的破坏力呢。

  不过话说回来,艾伦威尔逊对去德国并不反感,德国毕竟是老牌强国,去粪里淘金一番,淘到一点什么东西,给印度土邦也够用了。还能换一点外快!

  让艾伦威尔逊不爽的是,一个苏联间谍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什么,效忠大英帝国。

  是可忍孰不可忍!艾伦威尔逊低着头片刻,好像忽然明白了菲尔比的话一般,“对,德国的战争机器肯定有许多盟国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我到了德国一定尽可能把这些人才抢到手。”

  菲尔比眼色一怔,似乎对艾伦威尔的话十分惊讶,语气奇特的道,“你说的对,盟军肯定会搜捕这些德国的军工人才的,我还有事,先回去一趟。”

  “晚上找个地方喝一杯,我也找一些外交部的同行。”

看着菲尔比行色匆匆的背影,艾伦威尔逊喊了一声,就见到没回头的菲尔比挥手。他则抬头眨眨眼,应该是给苏联报信去了吧?

  第33章第二个

  透过一个身在大英心在苏的菲尔比,说明了自己迫不及待的要去德国抢劫人才,这当然是故意的,美英法本来也要这么做,非常的合情合理。

  至于为什么透给菲尔比,这不是艾伦威尔逊忽然精苏附体,决定为了国际主义献出终身。

  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大英帝国考虑的,历史上德国战败后的人才抢夺战,毫无疑问美国是最大的赢家,以苏联的体制,以及苏德之间的血海深仇,德国人才心里对为苏联服务打怵。

  苏联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被美英法占据了先机,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大部分的人才已经落到了美英法手里,苏联只能退而求其次接收一些文件资料慢慢研究,没收德国工厂弥补损失,抢到的人才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