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苍莽山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衣冠南渡(第1页)

华夏历史上曾生过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事件。

第一次衣冠南渡生在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在刘渊之子刘聪的带领下攻入洛阳,是为“永嘉之乱”

随后,羯族、鲜卑、羌族、氐族等相继兴兵。

黄河流域从此烽烟四起,群狼逐鹿,中原混战数百年之久。

第二次衣冠南渡,生于公元755年爆的“安史之乱”

之后。

第三次衣冠南渡,生在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

之后。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今杭州)为行都,又称“行在”

,建立南宋。

(北宋和南宋是后人的称谓,其实是一样,都是宋。)

“轰!”

一声惊雷起。

赵昺脸色铁青,国事艰难,犹如海浪里的一叶扁舟,群臣却不思良策,反而相互攻击。

烂了,烂透了!

“行朝与雷州城隔海相望,今雷州已失,蒙元旦夕可至,我朝已经失去屏障。如此危局之下,尔等还在这里喋喋不休,互相攻伐。诸位眼中可还有朕,可还有大宋朝廷?”

赵昺站了起来,慢慢走了下来。

“占城借兵一事不必再提,求人不若求己。难道诸位忘了金哀宗之事?”

“启奏陛下,臣以为雷州既失,我朝居雷州、化州之间非善计。理应退居崖山,在大海中以求安稳。”

张世杰出班奏道。

崖山,今广东江门新会县南,珠江出海口之一。海中之山,两山延袤,中间一衣带水,山口如门。

果然,历史的惯性仍在继续,历史上张世杰力在雷州沦陷后,力主退居崖山,屯驻于此,大造行宫,造军房上千,起行宫三十余间。

官、民、兵共二十余万,多吃住于船上。

面对蒙元张弘范的进攻,张世杰不守崖门,放弃出海口,布下一字长蛇阵,致使宋军不可攻人,而专受攻。

宋军在初战告捷的情况下却未能乘胜追击,后被蒙元截断汲道,军民掬海水为饮。

饮即呕吐腹泻,至此军民大困,无力回天。

崖山一战中,张世杰在宋朝水师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指挥失当,致使崖山惨败,南宋灭亡。

“张将军所言退居崖山亦为不妥,崖山两山夹一海,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崖山北水浅,落潮之时只有一个出口。倘若蒙元断我汲道,又当如何?难道让我二十万军民饮食海水么?另,崖山海湾狭窄,我朝水师不易展开,面对蒙元进攻犹如困兽,彼时又当如何?再者,一旦开战蒙元必定对我南北夹击,我军补给困难,粮草不足,此乃未战而先败之策也。”

赵昺看了看张世杰,连续问道。

“启奏陛下,依陛下之意,我朝应迁往何处?”

琼州安抚使,兴王赵与珞出列问道。

赵与珞,宋朝宗室。

历史上赵与珞坚守琼州,率兵拒敌于白沙津,迫使元军不能登岸,后来被叛逃出卖被俘,宁死不降最终被元将“裂杀”

“琼州。今琼州未失,岛上尚有民数万,可为暂驻。”

赵昺说道。

“启奏陛下,我朝承五代遗制,用刺字的办法施行募兵,军中盛行贿赂之风,举代之弊。致使孤寒者难以晋升,多赀者轻易显贵,立功不赏,有过不罚,赏罚不当,军中人心涣散,纲纪荡染,以至军政大坏。行朝危如累卵。”

赵与珞原本就是琼州安抚使,对于撤往琼州自然没什么意见,转而说出了宋军中的弊端。

赀(zi一声,通“资”

。)

“善,兴王此乃老臣谋国之言。从今日起,废除军中刺字之制。提高士卒月俸,上等禁军月俸两贯;辅兵每月一贯半。每月放,不得克扣。”

赵昺说道。

“6丞相,派人去文丞相那边让他联络陈吊眼,两月之后,随文丞相一同撤离。”

赵昺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