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艰难改观(第4页)
颜静笑着给颜如玉打气。
“没有问题的,大姐对我们都很了解的。说实在话,之前看跟我们年龄差不多的你这么有远见这么能干的样子,不是藏着说啊,就是真的有点羡慕、嫉妒、恨啊!现在我们大家都想通了,就等二姐话了。”
颜欢也笑着“勇敢”
地说出了心里话。
“哎,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啊!其实我要说的跟以前的都差不多,只是想再次重申一下而已。我们x型特钢螺栓公司的三年上市的目标不变,为什么要三年呢?倒不是说三年我们的公司就能展壮大成一家足够上市的集团公司,而是主要的硬指标是上市前需要三年的规范的财务报表。当然不光是这些了,其它的业务范围和公司的规模以及管理水平、经营利润等等都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些基本上都是虚的,唯独这三年财务报表是死的东西,官方可追查的东西。所以,负责公司财务的大妹颜如梅的担子也不轻,我希望你挥在校时‘学霸’的特长,在最短的时间把注册会计师证考下来!”
颜如玉开始大招了,说到妹妹时,就把目光转过来锁定她。
“二姐啊,容我插一句。三年我们公司真的能够上市吗?我之前老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的,所以一直很抗拒。现在看二姐信心满满的样子,开始有点相信了。但是那是怎么弄的呢?”
颜欢不等颜如玉把话说完,就手一招,示意着自己有话要说了。
“幺妹说的这个问题,其实一般人都很难弄得清楚的,主要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接触这东西。今天我就借着酒胆,在这里把所谓的操作流程给大家说说,也让大家开开荤?”
颜如玉放下酒杯,双手习惯地一抱胸,开始了念起了一本鲜为人知的“上市经”
。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怪不得有专门的公司在背后运作就是不一样的啊!这事我一直搁心里老早就想当面问你呢,二姐,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啊?你认识这些什么什么风投公司的人吗?”
颜欢听完了虽是“如梦初醒”
,但仍“疑点重重”
。
“隔行如隔山啊。我也不是干这行的,我也不是万事通呀,只是碰巧赶上了才知道了一点皮毛的。这样说可能有点玄乎其技啊,你们之前不是都去过家具展销会么?”
颜如玉看今天大家都兴致高昂的,也就多说两句。
颜如玉一提到家具展,就一下子勾起了大家对莫尼卡的回忆。那种大手笔的轰动效应也让大家对颜如玉从知之甚少一下子到除了敬佩还是敬佩这种无以复加的程度!
“爱动脑筋”
的颜欢,刚才的问题好像还没整明白,这下又有的问了:
“噢,我知道了,你不是想说那个什么莫尼卡的吧?那一年可算让我们可眼界了。我记得整个深圳展馆差不多就看不到别的东西了,除了莫尼卡。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听说其实莫尼卡之前只是一间成立不到一年时间还什么产品也没有的这么一间家具公司呀。”
“幺妹你的记性还不错,知道的也不是少啊!这不是我想故意卖关子,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它是一件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我可是为此足足准备了四个月的时间啊!整体策划一环套一环的,算是绞尽脑汁了!出来的效果你们大家也看到了,这就是所谓的策划!所谓的操作!你们想想,一个啥也不是的莫尼卡通过我的一番操作,一夜之间就会被人视为行业的翘楚,那么我们现在这样子的x型特钢螺栓公司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颜如玉边笑侃侃而谈边冲着尽给自己出“难题”
的颜欢举一举酒杯。
颜欢也笑着举一举酒杯,回敬颜如玉的一下。不过,似乎“意犹未尽”
地等着什么,并没有马上做出要“一饮而尽”
的姿态。
颜如玉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自己疏忽了,人家之前的一个问题自己还没回复呢,于是放下酒杯,故意迷缝着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颜欢说:
“不是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么?不会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了吧?哈哈哈。”
“二姐,你别那么含情默默地看着我,越看我心里越麻了。其实人家心里老佩服二姐你了。这样,幺妹儿我先干为敬,二姐你就看着办吧。”
颜欢知道颜如玉在撩自己玩,“请将不如激将”
,就想拿酒来套住颜如玉,边说边真的把酒杯举了起来。
“别别别,悠着点。幺妹呀,咱们喝的已经也不少了,千万别整高了,等会儿回去的路上给不怀好意的臭男人捡了便宜去。哎,二姐我算是怕你这个幺妹了,我干了就是了。”
颜如玉连忙站起来,边摆手示意颜欢不要喝,边拿话稳住她。
等看到颜欢真的放下酒杯,颜如玉这才安心来说: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的,主要是当时的莫尼卡策划的效果太理想了,加上强勇的鼎力相助,所以时也算是‘一飞冲天’‘轰动一时’吧!莫尼卡要是真抓住这次腾飞的机会,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可能早就要创造奇迹立马上市了。当时确实有一些专门操作上市的风投公司闻风而动,我记得直接找我联系来操盘的风投公司就过了十家。我就是在跟他们‘讨价还价’过程中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的。可惜莫尼卡的奇迹没有生,莫尼卡火红不到一年时间就轰然倒下了,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竟不是丰收成灾后产能,而是包装运输,产品货物多了,运输的随便乱丢,所以经销商收到的货到处都是碰坏的、撞伤的,而导火索就是一次致命的车祸,直接将公司老板和重要合作经销商一起送上了西天,从而形成一个公司内部无人能够收拾的局面。。。。。。”
颜如玉说的全是自己的经历,所以言语中充满着自己的个人情感。这种过山车似的经历,几乎让颜如玉差点触摸到企业终极的目标--上市这个高度,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这对于一向自视极高的颜如玉而言,无疑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啊!
这就是为什么颜如玉总想着回避这一“关键”
问题的原因了。
那不止是自己撩开伤疤给别人看这么简单,那是自己在给自己伤口上撒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