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霹雳旋风(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转头望向方靖远,笑得一双眼眯成缝,闪动着精亮的光芒,“元泽既然说了由他负责,当然就交给他了。对了,元泽贤侄啊,听说你给兵部设计了一个新型神臂弩皇上还把你从御史台调去了工部那这神臂弩嘿嘿,老夫这里的收藏还正好缺那么几把等会你和这位小岳兄弟一起留下用饭,我让你伯母准备些好酒好菜,咱们叔侄今晚不醉无归”
“神臂弩没问题,但吃饭怕是不行。”
方靖远答应得极为痛快,然后赶紧冲岳璃使眼色,“既然小岳兄弟已选好兵器,我就先带她回去还有要紧事,改日等做好了神臂弩,再来向伯父赔罪”
“有什么要紧事能比跟伯父吃饭更重要”
霍老头又吹起了胡子瞪起眼,“方元泽你也二十出头了,你父母不在,这婚事就得靠你伯母帮你张罗”
“元泽明白,只是九郎的婚事都未曾定下,元泽岂能越过他去”
方靖远立刻祸水东引,闪身让开,把霍千钧给推出来,“伯父既然将金锤赠给小岳,我若是再不尽快解决掉那些成日里盯着我的钉子,岂不是给她和家人添麻烦”
霍老头闻言立刻点了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得给他安排得妥当些,若是有问题,就让人来找老夫”
方靖远当时见他失口说岳璃“太像了”
时,就知道他定然认得岳家人,如今皇上虽然已下诏赦免岳家人,并派了辛弃疾前去传旨,但只要一天人没回来,岳璃这私自离开流放地的,就是死罪。
不过她既然敢北上投军,想来是换了身份,但今日既然霍老头见了她能认得出,那临安城中想必也不会少了其他能认出她的人。
所以带她解决身份问题,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当然,逃避被霍夫人抓住相亲之事,是说不出口的另一方面。
几乎从他和霍千钧和好之后,但凡来霍府,都能感觉到从他进门开始,就有若干道目光追随着他,一回头就看不到人影,可依稀可见女子的裙角翩飞,隐约有嬉笑声传来,他就只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权当没看到没听到更加不知道那些霍府的女儿家们打的什么主意。
如今在临安城的未婚男子里,他应该是女儿家心目中数一数二的人选。
有房有马车,父母双亡,天子近臣,前途无限不说,还洁身自好,家中出了个门房之外,连个侍婢都无,甚至还有人因此传他有龙阳之癖,搞得霍千钧还特地来跟他声明只做好兄弟,绝无他念,气得他给了面新制的银镜给这厮,让他自己去照照镜子。
结果第二日就传出消息,说方探花已经放出话来,若要娶妻,定要娶个比他自己生的更好看的方靖远差点想跟霍千钧割袍断义,把他说得跟水仙花一般自恋,简直太破坏他身为男子汉的形象。
可没想到这消息一传出去,成日上门来烦得方靖远想在门口挂上“媒婆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的那些官媒私媒,几乎一夜间销声匿迹。
谁家要敢找媒婆去打听消息议亲,就会立刻招来群嘲。
“哎呦,你家小娘子生得如何花容月貌,能胜得过小方探花”
“人家小方探花可说了,若要娘子不如他,又何必娶妻”
听到这种说辞的时候,方靖远都是懵的,“我说过这话”
霍千钧当时十分肯定地点头,“我十六妹上次让我问你来着,想送你个荷包,你当时说的啥”
“丑拒。”
方靖远努力回想了一下,对霍千钧的亲妹庶妹堂妹表妹一大堆实在没有具体印象,只记得貌似有人给他砸荷包被他扔了回去。可那时习惯动作当初他上高中大学时有人送情书,他也一样直接拒收,习惯性随口吐槽,没想到会被人诠释成这般
好叭,能让耳根清净,他也就认了,他可没打算在习惯这里的生活前,就先被个陌生的小姑娘绑定。一想到自己这二十来岁外壳下还是个近三十岁单身狗的灵魂,要跟个十五六的小姑娘结婚生子,他就接受不能,自然是能拖就拖,能拒就拒。
可现在看霍老头把主意不光打在他头上,似乎还盯上了岳璃,而且这些霍家人是不是真的都眼瞎啊,看不出岳璃是个妹子吗二十岁没成亲,男子还好说,女子在这个时代过十八不嫁可是要交单身税的
而她现在的情况,显然连她自个儿都没把自己当妹子,还打算学花木兰从军,这是要注孤生的节奏啊,岂能被霍老头带着去祸祸了那些小姑娘
岳璃虽然不明白方靖远为何一听要在霍府吃饭,就跟被狗撵的兔子似的忙不迭地带他告辞,但还是从善如流地跟着他向霍老头和霍千钧告辞,并再三承诺自己会赔偿给霍家兵器库造成的损失,这才满怀喜悦地拎着那对擂鼓瓮金锤跟他回家。
莫名地,对这位小方探花,就有种信任感。或许是因为对方着实没什么威胁感,而且生得又好,看着赏心悦目,自然想不出他能有什么坏心眼。
更何况,他似乎已经知道自己的来历,还肯帮她去张罗报考武举的事,这么大的人情,她若是推三阻四犹豫不决就太不知好歹了。
只是到了“方府”
,岳璃才松了口气。这里没有霍府那般奢华豪阔,仆婢如云,一进小院三间正房两间厢房,统共就两个下人,还是一个负责看门一个负责打扫的,她是万万没想到,堂堂探花郎,居然家里连个做饭的厨娘都没请。
对此,方靖远比她还看得开。“为何要请厨娘”
他这地方距离御街不过二里地,那可是整个临安城最繁华的坊市,几乎彻夜不休,早有早市,晚有夜市,从早到晚都有各种吃食贩卖不说,跑腿儿的只需要一两文钱就给代购送货上门,简直比后世的红黄蓝马甲外卖还要来得方便快捷。
以前看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穿越到古代开个饭馆做个美食甚至卖个菜谱就能家致富,方靖远跟着辛弃疾出去逛了一圈之后,才现yy文就是yy文,实际上古代从来不缺经商奇才,更不缺美食。
哪怕没有辣椒的年代,也有各种辣味调料做替代品。而那些冰饮和各色小吃更是早从汉代就已经有了,到大宋年间,更是被玩出花了。光是临安城里,叫得上名号的就有上百家正店酒楼,小吃杂货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流传到21世纪依然大名鼎鼎最有名的的宋嫂鱼羹,涌金门灌肺,戈家蜜枣儿等等,应有尽有不说,价格还十分相宜,十几文钱一份,几乎就能管饱。注1
对于方靖远这样的宅男来说,上百种吃不厌的小吃有人送上门,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甚至连冬日寒冷时,都可以让人带着食材上门来做了趁热吃。花费不过寥寥,总比在家里多个人好。
尤其是被媒婆和四邻八乡自来熟的婆子们上门来扰得烦了,略微有些“社恐”
的方靖远更不愿在家里添人,招惹来各式各样的八卦和“关心”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