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勾栏里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页(第1页)

吕娘子这时已经走到了银花边上,她趁着银花出神的功夫用力一拽,把银花从桥边拉到了中间,双手紧紧握着银花的胳膊,认真同她讲,“记不得的就记不得,我记得你就行。你被拐的时候才八岁,娘找你找了六年,如今也才十四年,往后几十年里娘都陪着你,总能压过去的。”

银花被她这样一说,怔怔的望着吕娘子,好半晌才垂下头低低的应了一声。

铛铛铛,

此时天色渐白,已是清晨,玉皇庙里敲钟击磬,点香拜神,老道士抬木栓开了庙门,正好见着石桥上有对母女相依而立,连忙笑着迎了过去,“两位善福寿,今日来得可真早,是要拜玉皇么?不是小道夸耀,本庙的玉皇老爷灵验非常,还曾派下天兵抓捕拐子人贩,使那母女团圆,您二位,要不要也来拜拜。”

---------

这场热闹比先前的几场都要来得轰动,毕竟拐子不远百里跑过来自投罗网的故事可是不多见的,清平县人吃瓜的热情都比先前高涨了许多,当时在十街围观的人实在不少,县城就这么大,哪里没有连亲带故,从她们嘴里说出来的,可比什么神佛故事要真切得多。

李妈妈知晓晏子慎与银花一事不过是引蛇出洞,原本气得黢黑的脸又红光满面起来,还难得的饭后遛弯,从腊梅巷一径散步到迎春巷子里,碰见了金妈妈死活拉着人不放,与她聊起了家常:

“我说金妈妈,你这会可算放宽心了,晏老爷心善,先前只是帮着银花认母,没打算从你院里赎人。正好啊,你之前不是说银花没名气想带着去府城吗,现在不用了,满县城都知道这事呢,你家银花可出大风头喽。”

金妈妈被这话气得磨牙,看着李妈妈倚着门嘲讽道:“什么晏老爷晏老爷的,他和你家有什么关系,张口闭口的好像你女婿似的哩,李妈妈,我怎么记得,你家玉娘已经赎身出去了,哎呀,我家银花才只是个念头,玉娘可是实打实的签字画押自赎身了吧,你说说,还算是你闺女吗?”

“你——”

李妈妈被这话怼的无法还嘴,毕竟当时还请了街上旁人做个见证,有人证哩。

她恼怒道:“谁说出去了就不是母女,我打小养大的她,没了钱还有情呢,不信你等着,今儿中秋宴会,肯定还在我李家办酒!”

“好,我一定亲眼去瞧!到时候我带上全家都过去瞧!”

金妈妈也鼻子里哼哼一声,两人相看两腻歪的甩手离开。

等回去后,玉娘听着李妈妈的话陷入深思,草率了啊金妈妈,不管自己同李妈妈闹僵还是亲热,酒席肯定都在李家摆,这是她花钱买的院子啊。

作者有话说:

今天字数有点少,因为目前剧情在收尾阶段了,所以有些卡文哈。

先前看到大家对玉娘的事业线有些疑问,可能有没看评论九回复的朋友,所以九在有话说里也提一下,其实这篇文当时我想的就是写个市井生活文,讲述一下勾栏院子里花娘们的日常生活,然后怎么解决怎么靠自己的努力赎身,视角其实是很小的,并没有扩大到宫廷啦高官啦之类的,真正聚集的还是市井嘛。

另外故事其实在赎身之后就结束了主要目的,原本按九的大纲,本文应该在救出福娘回县城那里完结的,但是因为中途我提了两个剧情,所以导致顺序有点错乱,相信有敏锐的宝子也可以看出来,原本认母事件是发生在福娘进都之前的,晏子慎的出现也应该在更后面,当然,调换了之后其实效果也可以,因为燕子的帮助,才让事件可以以更简洁的方式达成目标。

---

接下来的话大概就是收尾填坑了,有想看番外的小可爱的话可以再写一点番外线哦。

例如有小可爱想看玉娘事业线,那其实可以写个玉娘和晏子慎没交集的if线,比如晏子慎没去清平县,那缺了他,玉娘赎身的银钱就少了医半,玉娘该怎么想办法去挣去做副业等等。(但是本业想做大做强不可以哈,会被锁的)

还有李家其他姐姐们的生活啦之类的。

约定

又是一年中秋宴会,桃花源武掌柜虽说有了个当百户的侄子,可没关店做他的老太爷,仍旧开门迎客做生意,因此李院的席面还是定的他家,只是前来提食盒的伙计换了个人。

李妈妈得意洋洋的往喜春来送去了帖子,要不是前天张家传来的消息略扑灭了些李妈妈的高兴,分散了李妈妈的注意力,只怕她还想亲自上门去呢。

不过李妈妈就是去了也无用,金妈妈没来,到末了只有个银花捧着帖子过来赴宴。她只说自家中秋也忙哩,妈妈实在抽不开身,所以叫我过来致歉等话,玉娘看着那帖子上乌黑的脚印偷笑,银花转达时绝对用了修辞手法,金妈妈原话可不这么儒雅。

玉娘凑到银花耳朵边谑问道,“你妈妈骂了李妈妈几句?”

银花瘪着嘴伸出一根手指来,“骂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呢。”

“这么久?”

玉娘大为惊奇,这都有多恨李妈妈呀,不至于吧。

银花呵了一声,“骂李妈妈一刻钟,骂你一刻钟,剩下都在骂晏老爷哩。”

我?

“天可怜见,我又怎么得罪金妈妈了。”

玉娘委屈,她和金妈妈都没吵过架呢,怎么还得到了和李妈妈的相同待遇。

银花反手指了指自己,没吭声,意思表达的非常明显。

玉娘也明白了,识趣的低下了头,好吧,横竖金妈妈是在自己家里骂的,听不见就是没骂。

“对了,你怎么把乐器也带来了?”

玉娘转移着话题,瞧着跟在银花后头的仆妇背着一把筝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