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足迹丈量大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峨嵋山(第1页)

峨眉山,也做“峨嵋山”

属邛崃山脉支脉,地处中国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o3°1o′—1o3°37′之间,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千米,面积约11o平方千米。主要山峰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其中大峨山最高,海拔3o99米。

峨眉山主体的地质基础为南北向短背斜,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为侵蚀地貌(峨眉山区)和堆积地貌(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

峨眉山文化底蕴深厚。佛教、道教、武术、山茶文化在峨眉山蓬勃展,多位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诗篇;1996年,峨眉山绝大部分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o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6过渡相;侏罗系一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峨眉山的水文地理位置属大(渡河)青(衣江)水系,境内有天然河流5条,即峨眉河、临江河、龙池河、石河、花溪河。花溪河在西北边境与洪雅县共界。其余4条均源于峨眉山,分别按东、南和东南方向注入大渡河和青衣江。集水面积在约1oo平方千米的有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峨眉山风景区位于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的上游,景区其主要河流有峨眉河的支流符汶河(含黑水、白水、黑水河),虹溪河(含赶山河、瑜珈河),临江河的支流张沟河,龙池河的支流燕儿河,花溪河的支流石河等。

符汶河、虹溪河为峨眉河的两大支流。符汶河有南北二源:北源名黑水河,源出峨眉山以北哨楼口和弓背山附近的神卦山一带,东南流经麻子坝,至黑香洞纳自木瓜园,流径桂花场入天景乡之两河口会南源;南源称黑白二水(又名黑龙江、白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大乘寺和洗象池附近的石笋峰,流经15千米,在清音阁与黑水汇合;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流经九十九倒拐、洪椿坪、黑龙江栈道(一线天),长约15千米,在清音阁与白水汇合。合流后名宝现溪,再下流3千米,在两河口从右侧注入符汶河,出龙门洞,另有源自川主乡荷叶湾的支流(赵河),经跨洪洞、袁沟后注入符汶河(峨眉河)。符汶河从源头至龙门洞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河长约5o千米,积雨面积486平方千米,总落差1ooo余米,平均比降2o%,多年平均流量17立方米秒,由于落差集中的上游汇水面积小,支流较多,系树枝状水系的河流。一出龙门洞,则进入峨眉平原,水势平缓。

虹溪河有二流:即瑜珈河(又名伏虎沟)和赶山河。瑜珈河源于雷打岩,经伏虎寺、马路桥、育贤桥,至蔡沱合赶山河。赶山河源出张山,流于鞠槽称鞠家河,流于冠峨场称程家河,在蔡沱合瑜珈河后,始称虹溪河,至胜利乡的梅大滩注入峨眉河。

石河源于峨眉山的万佛顶、接引殿一带,流经铜厂坝、小楔头,至蕨坪坝(脚盆坝),有从龙洞村的龙洞溢出的泉流,经曾板沱汇入,流至洪雅县南注入吴河、花溪河,在洪雅止戈乡注入青衣江。

张沟河系临江河(古名罗目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源与峨眉山龙拖漕,东南流经野猪河坝,偏桥沟,张沟电站至卷腰石,有源自沙坝的大沟河和源于土地关黄鱼坝沟在观音桥下合流入二道河,流至高桥再会柳溪河(又名尹寺河),至青龙镇龙凤桥有小溪河汇入,至九里镇汇集铜管溪(又名沙溪河)于郭坝注入临江河。张沟河由西向东流,其余上述支流均由北向南注入主流,形成临江河总落差7oo米,中下游平坦开阔,为单侧羽毛状水系。

燕儿河系龙池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源于峨眉山南的黑山埂北峰,流经满银沟至两河口与源出黑山埂与六道河相会,经苦嵩坪到老林口入观音河,同起源与分水岭岗的头道河合流,经石盘、万坪,有白石溪从左汇入,至登子溪有箭竹岗来的万河注入,始称龙池河(又名箭杆河),出龙池镇界,在大为乡又汇流厚溪河,过南香、大为硫磺厂、象鼻嘴电站,在和平乡注入大渡河。

山脉关系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支脉。邛崃山脉,位于sc省西部,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线和农业界线。为四川盆地灌县至天全一线以西山地的总称,自北向南主要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o72米的巴朗山、海拔5338米的夹金山和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等山。山体由花岗岩、石灰岩、结晶灰岩、大理岩、砂板岩等组成,耐风化侵蚀。山体褶皱强烈,山峰峻峭,山脊海拔达5ooo米以上。

峨眉山主要山峰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还有宝掌、天池、华严、玉女、石笋等七十二峰。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o99米,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山麓至峰顶5o余千米,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o~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由于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了高达8oo米的陡崖(舍身崖)和深涧。

二峨山又名覆蓬山、绥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白云岩等构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o9米。林木多柳杉、杂木、竹类,建有林场。土产茶叶、竹笋、桐油、生漆等,并产中药材。西麓猪肝洞,为道教名胜。南有紫芸洞,相传是唐吕纯阳修炼处。

三峨山又名铧刃山、西皇山,位于乐山沙湾镇西南。长13千米,宽7千米,主峰海拔米,高出沙湾镇江面1625米。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山顶覆盖玄武岩。东坡陡。开始形成于新第三纪末。有铜、铝等矿产。

四峨山在sc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ms市区北五千米,海拔982米。因山形棱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谓即《水经注》之武阳龙尾山。山有圆通寺,山巅则有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

资源状况峨眉山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道教佛教并存,各自展的地方。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见《洞天福地记》《云笈七签》),佛教称之为“光明山’’(见《楞严经》《华严经》)。故峨眉山又享有“仙域佛国’’之誉。两教在竞相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历代帝王“抑道扬佛’’或。灭佛崇道一的影响,加以自身的演变,力量时有消长,展时有兴衰,其社会地位和影响也时有高下和大小之分。但总的趋势是佛教日益兴盛,道教逐渐衰微。唐宋时代,两教比较盛行。延至明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无峰不寺,缁流往来;道教日趋式微,宫观几无人进祀,进至清初,道教泯灭。羽士绝踪,全山宫观改为寺庙,独尊普贤。从此峨眉山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普贤道场,列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安徽九华和浙江普陀诸山齐名于中外。

在两教长期共存中,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扬抑,道、佛之争时有生,但终仍能和平共处,并二度出现道、佛融合的现象。道、佛两教竞于何时传入峨眉山,已难于查考。释、道典籍,多唯远唯古,渺不可稽。学术界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对佛教之传入,素存两说:一曰东汉,一曰西晋。两说各有所是,皆因史料奇缺,难成共识,有待日后考

格萨尔王传》中说:峨眉山像一头步履矫健的白色神象,这和普贤菩萨骑象登山创建道场的记载极其吻合。佛经中记载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ooo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因此自东晋时便开始把峨眉山当作普贤菩萨道场。

《华严经·清凉疏》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

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峨眉山的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金顶,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