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浮萍在线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页(第1页)

武定侯太夫人不情不愿地替大孙子定了这门亲事,但终究都是处在‘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情况下,对于文若萍这个人并不像对自己孙子一样十分的了解,难免会萌生想见一见本人的念头。

只是她做为长辈的不可能直接到安远侯府见人,想直接叫人请文若萍上门,又担心气氛太过严肃,她听说文若萍性情怯懦,怕万一不小心吓坏孙子好不容易看中意的姑娘,惹恼了孙子也不好。

纠结了几日,最后还是身边的石嬷嬷提出提议:‘不是有大姑娘吗?由大姑娘出面把人请来做客,您只要悄悄看上一眼不就成了?况且大姑娘再过一年的时间也要出嫁了,正好可以借着让她代老夫人掌掌眼的机会,试试大姑娘这识人的本事学得如何了。

武定侯太夫人一听,这法子甚好!她立刻让石嬷嬷安排下去,于是才有了今日武安侯府举办赏花宴的情节出现。

☆、 敌视

姚泽清与姚淑琳的母亲并不是同一人,却同样早早就已经不在人世,姚泽清的母亲是生下他之后,估计得了现代人所谓的产后忧郁症,没两年就把自己郁闷死了,而姚淑琳的母亲和前武定侯,那是绝对真爱中的真爱,前武定侯对姚淑琳的母亲一见钟情,无视她父亲只是边疆一个小小七品县官的身份,坚持娶她过门,两人在那里度过了几年恩爱不相移的日子,但谁都没想到前武定侯会在边疆一场动乱中不幸丧生,接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姚淑琳的母亲也跟着去了,还是忍着丧子之痛的太夫人让一直待在京城的姚泽清亲自去边疆将那年只有五岁的姚淑琳接回京城养育。

姚泽清面临这样父母双亡的人生转折时,他只有十四岁,而那一年,他奉旨入锦衣卫任职,却未曾同时接下爵位,武定侯的爵位一直到他二十岁及冠之后,皇帝才正式下旨授封,这也是第一任妻子孟氏没有诰封的原因,不过大概因为自小就随祖母在京城生活,因此对他来说,父亲、母亲都不过是一个代名词,父亲的亡故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悲痛,在众人面前,他永远只有一贯清冷漠然的表情,所以才五岁的姚淑琳第一次看到他时,心里只留下一个印象-大哥看起来好可怕,一定很难以相处吧?这个印象还在她心里驻留了几年才渐渐淡去。

而姚淑琳从小过着父母恩爱异常,两个姨娘只是摆设的美满日子,她曾经以为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她向往过这样的未来,然而…这不表示她能接受母亲因为深爱父亲,以致于选择生死相随,连亲生女儿都能抛弃的结局,因为这个结局再加一个不好相处的兄长,姚淑琳初到京城的前两年,她没离开过自己的院子一步。

而最后让姚淑琳走出来的那个人叫贺清莲,这个名字的主人,若是旁人可能还不知道,但文若蓉却非常熟悉,因为她正是那个差点成为姚泽清第三任妻子的贺氏,当然前世时,贺氏也的确嫁给了姚泽清,不过两人的婚姻维持不到一年就结束了,结束的原因是因为姚泽清发现贺氏已多次暗中对他的长子姚承景下手,要害其性命,当然事情是真是假,因为当时武定侯府未曾对外明言,所以也无从评断,在文若蓉的前世记忆里,他们两人和离后第二年,姚泽清再娶了与文若菲极为要好的沈家三姑娘沈宜婉。

沈宜婉是光禄寺典簿沈崇明之三女,虽是嫡出,不过身份比起姚泽清的前几任妻子,那简直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她能够嫁给姚泽清,当真完全是依仗文若菲这个靠山才有的好结果,至于身份殊异的两人究竟如何变成了所谓的闺蜜,文若蓉也一直都没想明白。

反正文若蓉只知道在这一世,姚泽清身边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贺氏、沈氏了,除非五皇子所说的姚泽清对她三妹是真的动心了那句话是假的,除非姚泽清能够演戏演到骗过天下人,不过他有必要演戏吗?他有打算要瞒骗谁吗?当然是没有,所以拿自己终身大事开玩笑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在姚泽清身上。

话说回来,贺清莲是个表面纯真善良,内里狠毒无情的女子,所有人对她的印象都是娴熟温柔、善良体贴,但是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她小小年纪就可以为了自己的将来去设计一个与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也没有人想到她才八岁那年就懂得什么叫喜欢,还喜欢上大她八岁的姚泽清。

文若蓉重生后,在她考虑要不要促成文若萍与姚泽清姻缘的同时,其实也有几次怀疑过曾经嫁与姚泽清的孟氏、张氏究竟是不是正常死亡的,可惜她一个外人不可能去追究别人的家务事,但她却知道贺清莲在外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善良大度其实都是假的,贺清莲不算是个能忍人所不能忍的人,所以前一世的姚泽清才能那么快就发现贺氏屡次对长子下毒手的行径。

至于这一世,在姚家还没来得及和贺家议亲之前,文若蓉就已经先让人‘不小心’地揭露出贺清莲对自己贴身伺候的丫鬟如何狠毒的一面,当然她也没有真的坏了贺清莲的名声,只是刚刚好做到会让当时正在为长孙挑选继室的武定侯太夫人觉得这个女人绝不可能愿意真心对待她的曾长嫡孙的程度而已。

所以今日的赏花宴,还没有让姚淑琳知道真面目的贺清莲也受到了邀请,此时的她坐在文若蓉姐妹的正对面,带着几许阴沉的脸盯着那个抢走了她的亲事、霸占了她的丈夫的文若萍。

文若萍觉得贺清莲看向她的目光有种阴森森的感觉,偏偏又不知道自己啥时得罪过她,只好向身边的文若蓉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