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格格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9 章 公主请登基二十二(第1页)

元戎初年四月,在扩建的朔州城里多出了一座极大极威风的宅邸。

这几年因为乌蛮造不出乌蛮奇兵,反倒是朔北军一直粮草充沛,朔州城里的小孩子也比从前多了许多。

他们看着那座府邸一日日建起来,一日日变得宏伟,怎么想都想不出能有多大的官来住进去。

“娘,是公主会回来吗?”

小孩子们都知道,朔州城是来过公主的!

“嘘,跟你说过多少次,公主已经登基了,要叫陛下。”

“娘,那公主陛下会回来吗?”

这下小孩子的娘也不知道了,盯着手里正在缝补的战甲,想想多年前那个笑容和气的小娘子,妇人拍了自己女儿L的屁股一下。

“武娘子教的算数你学会了吗?就来跟你娘我歪缠?赶紧去学!元帅说了咱们朔州以后也得跟繁京通商的,到时候繁京来人跟你买东西你算账都算不过人家!”

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走了,妇人将战甲穿在了身上。

去年秋天没有乌蛮人来,这甲一年没上身,还真有些紧。

“日子太平,这就是胖得快呀。”

妇人叹了一声,把甲衣扒拉下来继续改。

四月十六日,朔州刺史苏引带着人将一块御赐的匾额挂在了那院子的大门上。

小姑娘拉着自己娘亲的手看热闹,听见祭文里的话,她小声问:

“娘,谁是安如意啊?”

娘没有回答。

小姑娘抬头。

“娘你怎么哭了呀?”

在小姑娘身旁的另一侧,一个穿着赭石色对襟袍的老人眯了眯眼睛,仔细看着匾额上的字。

“‘勇毅学宫’,陛下这是以侯府的规制给安娘子在朔州立祠啊。”

小姑娘不懂什么是侯府,什么是立祠,她一边用袖子给娘擦眼泪,然后被娘嫌弃地推开,一边歪头看向这位老人。

“武娘子,学宫是我们能去读书吗?”

“自然。”

七十多岁的武粉桃武娘子对这小姑娘点了点头,又去看那匾额。

她从南江府来朔北也已经三年了。

数年前武春芽带着在朔北采到的东西回到了山海镇,她就动心想要来朔北,只是她的两个女儿L武桂玉和武桂心都不愿她一把年纪还要受奔波之苦。

武桂心身为骑鹅娘娘庙的主祭不能随意离开,武春芽是下一任主祭,山海镇也需要武家女儿L们的医术救人,最后是她的长女武桂玉带着她的小孙女武春苗先搬来朔州。

四年前,武春苗第一次带人下到了地谷之中,地谷幽深不见底,武春苗还是用抛物计算之法发现了地谷深处的风有向上之力,也就是说,是地谷的底部有风往上走。

武桂玉将这个消息连同各种测算之数送去了繁京,没多久,繁京就派了几个精通算法之人到了朔北。

听说了这个消息,武粉桃彻底坐不住了。

怕她吃苦怕她受累,

总不能怕她学算数吧?

于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一路自山海镇北上,坐着小骡子拉的车,偶尔混混镖局车队,大多数时候是跟在官府押解的后面,因为年纪够大,给人看病和算命别人都信,也能换了钱来,又靠着骑鹅娘娘庙的凭信在各处还圣宫混吃混喝,混了半年混到了西北。

只可怜武桂心和武春芽,俩人去了浙州一个月回来,家里稳若定海针的老太太跑了,还把神鹅蹲过的那把四方凳、她们后来找人新画的骑鹅娘娘像一起带走了。

幸好,武桂心写信给了自己姐姐,她姐姐又找到了江元帅襄助,武粉桃刚过了墨山进了西北地界就被朔北军按图索老太太给找到了。

武家三代女人自此在朔北扎了根,要么教书、要么行医、要么去探查地谷,吃上了官粮,穿上了裘衣,吃不着鱼,皱着鼻子吃烤羊肉,唯一不变的就是祭祀骑鹅娘娘。

“春芽一直说陛下是骑鹅娘娘转世,我现在也有些信了。”

西北的春风自南而来,吹去了浮沙和灰霾,晴空之下,“勇毅学宫”

四个字熠熠生辉。

同是学府之地,远在繁京的国子监已经打成了一片。

“要我说甲字卷才是最好一卷,谁也别跟我争!此卷微言大义,行文磅礴,定是一君子所做!”

“丙字卷!丙字卷以水入题又用‘水利万物而不争’破题,行文浑然天成,所言详甚、妙甚哉!”

“辛字卷!绝伦之文章,定是天赐之作,世间难寻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