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陌生人的善意更容易泪目(第2页)
被人在意的感觉,就像有人提着灯笼,照见蹲在黑夜里的你。
谁都一样,有一个人能够:明白你的委屈,心疼你的执着,体谅你的卑微,也看穿了你的无助。
是人,就有贪心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关注。
记得好多年前看的一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的剧情:
妈妈是一位全职妈妈,有一次,要离开家去娘家住几天。
在离开家之前,事无巨细的一遍遍关照家里的爷三个
家里的门窗要关好,煤气要关好,吃的用的都在哪里,衣服要记得放洗衣机等等,各种的担心,就怕孩子和老公没了她会过得一团糟。
当这位妈妈一出门,家里面的三个男人像是从牢里放出来一样,葛优瘫的葛优瘫,吃零食的吃零食,脏袜子,脏衣服也随处扔,吃饭也是冰箱里现成的拿出来热热吃,吃完后厨房也弄得脏乱不堪。两天下来,家里面被爷三个搞得是乌烟瘴气的。
后来接到电话说妈妈要回来了,立马三个人赶紧收拾,把家里收拾地从外表看,就像妈妈刚出门时一样整洁。
妈妈回到家中,看到家中整洁干净。爸爸在她耳边说,“你看,你不在,我们一样过得很好吧!”
本以为妈妈会很高兴,没想到,这位妈妈脸上出现了一种很复杂的表情,继而像是失落,默默地躲回房间去了。
其实,这位妈妈是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被需要,从而失落难过的,觉得她不在家,他们依然过得很好,感觉自己也没那么重要,不被需要了。
从妈妈的失落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渴望是被人肯定和重视。
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接下来的剧情也很暖心,当爷三个意识到妈妈的失落后,回到房间,把匆忙整理的衣柜打开,散落一地,喊着要妈妈来帮忙找衣物。妈妈一脸嫌弃地帮忙整理,可眼里抑制不住得意的神情念叨着“我就知道,你们没了我,会一团糟的。”
说也奇怪,妈妈一通忙碌下来,反而变得高兴起来了。
妈妈之所以高兴,是因为她又重新找到了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重新获得了存在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付出中获得了幸福感。
生活中,我们不仅会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讨厌被挑剔。可往往我们总会对不喜欢的事物大加斥责,对应该给予肯定的事物惜言如金。
卡耐基告诉我们,要想促使人将自身潜力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是赞赏和鼓励。
卡耐基在自己的墓碑上也不忘赞扬下属。他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这里躺着一位能把比他聪明的人召集在一起的人。”
他的下属斯瓦布先生说;“一个人无论多么尊贵或伟大,受到赞赏总比受到批评工作更卖力,工作效率也更高。”
但同时真诚的赞美不等同恭维和奉承。人们渴望的是他人自内心的赞美,肤浅、自私、虚伪的阿谀奉承注定是要失败的。
赞赏和谄媚的区别在于;赞赏出于真诚,而谄媚是虚伪的。赞赏自内心,谄媚出于口头;赞赏是无私的,谄媚是自私的。赞赏为人所钦佩,谄媚只会令人不齿。
我们要分清廉价的赞美,不去接受恭维奉承的谄媚,同时也要给予他人真诚的、自内心的、由衷的、慷慨的赞美。
人类天性里,最深层的是渴望被人肯定,被人重视,被人赞赏。
被人肯定、重视、赞赏和给予他人肯定、重视、赞美是相辅相成的。
被需要和需要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父母被孩子需要,老师被学生需要,强者被弱者需要。人的天性都渴望有一种被需要,被肯定,被认可,被重视,被尊重。
甚至有的人有时还会装病,以此取得他人的关注或同情、并被重视。
书中还例举了麦金利总统夫人,身为总统夫人同样有着证明自己被人重视,被人注意的欲望。
一些专家还认为,人们之所以疯,是因为他们想在幻想中受人重视,许多精神错乱的人由于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被肯定”
的感觉,所以转而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追寻。
那些渴求被人重视而精神失常的人,试想在他们尚未疯时,如果给予他们真诚的赞扬,那么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奇迹生呢?
当然,因为爱会让人重新生出血肉。
被重视是人类天性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重视、关心和关注。
随着科技的展,时代的进步,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通过布照片、视频和个人信息等,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同时,社交媒体也让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一个视觉媒体,这使得人们更加依赖外界的认可来定义自己。因此,一些人可能会过分关注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并为了保持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形象而不断寻找别人的赞美和关注。
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虽然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是美好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过于渴望得到重视的人来说,这种渴望可能会毁掉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他们应该意识到,自我认可和自我肯定才是持久、健康的重要基础。他们应该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缺失感,并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自我肯定方式。比如说,定期给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记录自己的成就感和成功经历、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