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风物长宜(第2页)
她感慨笑道:“这自然是真的,消息传来之时,白叔虞的级已经在献来天都的途中。陛下闻此捷讯,龙颜大悦,下诏大赦天下,令民大哺五日,你这几天便可以清闲了。”
陈卓不知想起什么,神色复杂,半晌道:“陛下登基以来,大刀阔斧,势无可当,真乃雄才大略,有此明君治世,实乃景国万民之福。”
6金风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道:“帝王御令天下,在于总揽威柄,之所以变通革弊,皆因于此,陛下之志,不仅在于当下,而且还在千秋。”
陈卓作揖施了一礼,目光微垂道:“6婆婆所言极是。”
当日于琼露殿内,凌云跟他说了很多,甚至还请出了天玄宫曾经的太上长老魏无道为自己佐证,但只是仅凭着凌云与魏无道的几句话,自然无法改变他内心深处对凌云的成见。
而今北疆捷报传来,委实给他心中带来不少震动,在对这位皇帝感到不满之余,还不可抑制的生出几分钦佩之情。
十年之前,凌云击退北羌挟势归来,兵逼长兴宫,成功令老皇帝废除当时的太子,立他为新太子,并将前来靖难的三位皇子当场格杀,此事已令天下哗然,凌云却没有就此而止,紧接着又做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他裁革了天玄宫,并设立天策府与神监司。直至近日,他又以前天玄宫为依托,建立天玄书院,行教化之效,与十年前设立的天策府、神监司相辅相成。
而今蓦然回,这位陛下从当年落子布局开始,短短十年时间,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然将当年的天玄宫取而代之,一手构建起了真正属于景国朝廷的修士组织。纵观这位陛下过去十余年所行之事,皆为常人不敢想不能为之事。登基之后也励精图治,从谏如流,在他的治理之下,景国百业俱兴,强盛繁荣远胜前朝,泉关一役,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此帝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
凌云身着便服坐在庭前,看着满天星斗,嘴上带着笑,轻声道:“皇后,都说当皇帝的若是能够在生前立下不世功业,死后便会化作帝星,永垂不朽,照耀千秋。你说说看,朕今生若能够荡平北地,打通西域,平定天下,令万国来拜,算不算所谓的不世功业?”
赵琴看他一眼,轻笑道:“自然是称得上的,陛下之名,定会永垂青史。”
凌云却摇了摇头,笑道:“不骂我便好了,千古明君哪有那么好当的。”
赵琴在边上坐了下来,道:“陛下多虑了。”
凌云不置可否,只是感慨道:“这场胜仗来得正是时候啊……”
赵琴美眸闪过几分锐利,轻笑道:“陛下所言是极,这一场胜仗来的时机很妙,陛下重建天玄书院之后,除端王以外的诸位王爷都有些坐不住了,各路牛鬼虫蛇也都冒了出来,正好借北疆大捷这件事来震一震他们。”
“呵,眼下是镇住了,可早晚还是要出问题。朕也想趁早解决呐,可牵一动全身,终是要出大乱子的……北羌是吃了一个不小的亏,但不至于因此而偃旗息鼓,如今的北羌啊……就像是一匹受伤的狼,它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睁大它那双通红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景国的一举一动,巴不得朕和朕的臣民犯错,景国越乱越好……那些人也懂这些个道理,便是靖王也不想折腾半天最后都成了别人的嫁衣。所以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在等着时机,朕也在等着……”
凌云抬起手比划着,将五指并拢,化作手刀向下一切,轻声说道:“这是景国建朝以来便留下的病根,沉疴下猛药非常出重典,要想根治,朕必须动刀子。只不过这刀切在哪,怎么切,什么时候切下,都是朕需要三思的。就好像针灸治病,你要扎得准,既不见血,也能够治病,我这一刀子要是切得足够精妙,说不定也能如此……”
“陛下所思不无道理,只是臣妾担心……”
“你在担心玉龙山的事情?”
凌云看了赵琴一眼。
“臣妾确实在担心玉龙山,但也也不只是玉龙山……倘使玉龙山真有什么问题的话,靖王等人未必还坐得住,到时若再多一些暗中捣鬼、浑水摸鱼之人……”
凌云恍然,然后微眯起眸子,轻轻说出三个字:“天隐门。”
赵琴点头道:“天隐门目的不明,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做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确实有搅动风云的能力,若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出手,后果难以预料……”
凌云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笑,似意有所指道:“听说那位陈院长在三天前出关了。”
赵琴愣了愣,隐约明白过来什么,不确定道:“陈卓?”
凌云笑道:“他现在应该快要通玄境了,算起来,这位前天玄宫的少宫主,比起永明可是丝毫不让啊……”
赵琴看着他,有些惊讶道:“您是想要……”
凌云抬头望向夜空,群星闪耀,交错纵横,犹如巨大的棋枰,他将目光投射进幽远的深处,似要极尽星河,看到深藏于黑暗中的光芒,缓声说道:“风物长宜放眼量,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