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第2页)
燕北邙朝着杨肃臣拱了拱手,“既然这样,那事不宜迟,就请将军速速点兵,我们从海路奔冀州,登陆杀敌,解冀州之困。”
“等等,等等!”
何玉简立刻起身走到燕北邙面前,着急的问:“发兵我没话说,反正咱们造反也是为了百姓们能过上点好日子。可这没准备的仗是不能打的。你们只知道发兵冀州,有没有想过把那些鞑子赶走之后该怎么办?冀州!那可是大云帝都的门户所在,朝廷岂容我们占领?你们别怪我说丧气话,打汝真,朝廷的兵马自然是软蛋,可若是灭我们,我敢说他陈孝耘能拿出全部的家底!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何玉简,你什么意思?”
李钰听了这话不高兴了。
“杀鞑子我不反对,至少,这发兵的粮草我们也要有所准备吧?而且,打完仗之后,水师必须退回临州城。”
何玉简振振有词。
李钰笑了笑,说道:“粮草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何大人整天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最会当家了。至于杀完鞑子之后的事情就等打完仗之后再说吧。”
何玉简还想说什么,韩岳上前一步打断:“何大人,你别忘了这一万水师是怎么得来的!”
上官默忙伸手去拉韩岳,只是却慢了一步,没挡住韩岳后面的话,“没有钰的妙策,恐怕被丢进海里喂鱼的就不是他李昌而是你何大人了!”
“这话什么意思?”
杨肃臣立刻瞪起了眼睛,先看了一眼别过脸去的李钰,又转头看向何玉简。
何玉简被杨肃臣冷冰冰的目光盯得心里发毛,却还是硬着头皮笑道:“好吧,我想起来了,杨将军尽管放心去杀鞑子,粮草的事情下官自有办法解决。”
“何大人,我没问你这事儿。”
杨肃臣沉声道。
何玉简抬手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讪笑道:“现在鞑子堵着冀州的城门,里面满城百姓朝不保夕,那也是咱们大云百姓,朝廷不管,咱们总不能不管。杨将军,事不宜迟,请速速发兵吧。”
杨肃臣明知何玉简心里有鬼,也觉得自己和几位副将舱室里莫名出现的那些书信必定跟眼前这几个人有关,但何玉简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只好先把这些事情放下,当即起身,沉声说道:“我现在就去点兵,今晚就发兵冀州,希望何大人的粮草能尽早跟上。”
“好,好好好!”
何玉简现在只希望杨肃臣赶紧的走,别再用这杀人的目光盯着自己看了。
杨肃臣一介武将素来不喜啰嗦,当时便和其他几位副将一起往外走。
李钰见状忙道:“杨将军,我们跟你一起走。”
杨肃臣头也不回的应道:“去就一起上船吧。”
李钰回头看了燕北邙一眼,燕北邙点头,几个人一起跟了出去。
原本热热闹闹的营帐里一时空了下来,江湖出身的刘翼不甘落后,朝着何玉简一拱手,说道:“何大人,杀鞑子这样的事情不能只让那些水师去,我们也要去。”
“哎呀,先别说杀鞑子的事情,何大人应下的粮草怎么办?”
临州名士吴崇古瞧着桌案叹道:“不打仗我们都不够吃的,本来想着临走水师跟咱们搭伙,他们那十几船军粮可以跟咱们分一点,可如此一来,咱们不但分不到粮食,还要给他们搭上……这,粮从何来啊!”
“行了,这事儿就不劳你们操心了,还是我自己头疼去吧。”
何玉简抬手揉着眉心。
“那我带人北上杀鞑子的事情?”
刘翼不甘的问。
何玉简苦笑道:“刘侠士你就等我筹到了粮食,带人押送北上吧。”
“大人几日能筹齐粮草啊?”
刘翼疑惑的问。
“不会太久的。”
何玉简说话间已经从心里琢磨着该如何跟安逸侯说这件事情了。
而此时的安逸侯封地的一处小庄园里,年过花甲致仕修养的老侯爷周德镜正稳坐在湖心亭里,手握一杆鱼竿,靠在亭柱上,双眸微闭,似是半睡半醒。在他旁边坐着一位白衣男子却是端正而坐,手持鱼竿,平静的看着被微风吹皱的一池春水。
良久,鱼竿垂下的丝线陡然绷紧,白衣男子挥手甩竿,一尾红鳍鲤鱼被勾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