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何以解忧唯有乐观600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1页)

纯原生态的木屋,充满松油的清香,简陋而整洁。

屋内还坐着一人,看着也是七十余岁,却比先前那老者和蔼可亲。他并未穿着先前那老者看似超凡脱俗实则分外扎眼的长袍,而是和老神棍一样,穿着一件白色衬衫;只是看着要比老神棍那身要干净整洁得多。

老神棍又与这老者见礼,我情知这老者也即将是我的另一位师父,于是赶紧上前自报姓名、招呼问好。

这老者笑眯眯地看看我,对先前那老者点点头,说道:“我看竟比荣儿和渐远还要略胜一筹。”

先前那老者微微点头;老神棍一脸喜庆地挪来三把木椅。

我呆立原地,有些不知所措。这木屋虽简,但我却感觉比秦明那大富豪茶楼还让我更加不自在。

老神棍摆弄好木椅,侧头看见我后似乎一愣,随即又指着屋角说道:“安之,你还站着干啥?赶紧泡茶拜师。”

我忙不迭地跑过去,见茶具茶叶皆俱,暖水壶中也有开水,便沏水入壶,倾壶满杯。

待我转过身来,仨老头已然一字排开坐在木椅上。

我稳稳心神,小心翼翼端着茶杯,给仨老头分别呈上。与此同时,我心中搜索枯肠想努力记起些古时拜师的礼节。

但是,一则我脑子已有些发懵,二则时间太过仓促,这一时哪里记得起来?只隐隐约约记得《周礼》好像有稽首、顿首、空首之别。

我暗忖这拜师怎么说也应该行稽首之礼吧,便头手触地,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

从老神棍神出鬼没出现在峰顶拽我,到现在跟几位师父见了面,叩了头,充其量不过二十来分钟时间。但这二十来分钟带来的震撼却超过我此前二十四年人生的总合,以至于我现在神魂始终没有完全归位,有点恍惚。

这便有了师父?还是三位?

恍惚中听大师父说了一句:“安之免礼。”

我懵懵哄哄地起身。

恍惚中见二师父笑眯眯地伸手示意,说道:“安之,坐下说话。”

我又迷迷糊糊在这三人前面一小木凳上就座。

朦胧中老神棍满脸红光,笑道:“二师兄,你与安之初次见面,也得拿点见面礼吧?”

朦胧中二师父笑着摇了摇头,对老神棍说道:“何须你多言。”

说罢从手腕上褪下一个手串递与我。

我朦朦胧胧伸手接过来,又朦朦胧胧地戴在手腕上。

听大师父又道:“安之,汝之祖籍,当在米仓山否?”

我闻言而视,结果一看到大师父的眼睛便顿觉周身一凉,却也回过神来,于是赶紧点头,说道:“是的,在米仓山南麓,旺苍城。”

大师父微微含首,说道:“如此甚好。”

我唯有诺诺。

接下来,二师父和老神棍又轮番问了我一些关于家庭、祖辈、工作等问题,气氛便渐渐有了些正常的人间烟火味儿。

待我自感恢复正常后,大师父再次开口,缓缓说道:“安之,我宗名为乾元,由易入道。昔者,老子出函谷西行,间遇有缘之人,便授之以道。其时秦有奇人辛斋子,邂老子于渭水,谈笑三日而悟大道。然辛斋子并未开宗立教,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遇有缘人再授之,代代相传。至晋,我宗始祖元靖祖师既授,隐于岷山而开宗。”

不知大师父说的这番话是在背诵,还是他本就如此文绉绉,反正我听着稍觉吃力;又不敢懈怠,只得集中全部精神,竖着耳朵仔细聆听。

大师父微微一顿,说道:“我乾元一宗世代归隐,惟世道危难之际,临以援手。嗯,宗门并无繁文缛节、门规戒律,惟收徒一事,择三而取,不偏不倚。汝当记下。”

我点头而应,暗道这乾元宗。。。。。。咱们宗门还真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是,我怎么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呢。

大师父再道:“安之,本宗以《易》修道,汝既为我宗弟子,不可不研易。昔者孔子问礼于老子而悟大道。然则乱世之际,恐害天下,故而微言晓义以作传。惜世人愚矣,竟不得而窥。幸我宗弟子不敢废忘,易道功法得以传承。简言之,易道四阶,一曰地,二曰人,三曰天,四曰道,日后自然教与你知晓”

我唯唯诺诺。

大师父侧首说道:“于秦,今日便如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