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浪儿翻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頁(第1页)

上階時,那皮肉貼著薄裙,又輕又柔地擺動,細腰之下是豐腴的臀,走動起來不經意間就漏出了精心滋養的媚色。

宮門沉悶地合上,把低語聲隔在了裡頭。

「才下過雨,地皆濕滑,怎麼輦也不叫就來了。」驪王端坐在桌案後,儘管勞於案牘,腰背仍然挺得筆直,不肯在人前露出疲色。

「給陛下熬了湯,寧神平氣的。」寧貴妃輕言細語,從食盒裡端出一隻小盅,用素色薄胎碗盛出來,細緻地撇掉了湯麵上的油花。

寧貴妃做這些事時,驪王的眼神始終跟著她,食盒是她一路提過來的,不曾假於人手,掌心裡被勒出了淡紅的痕。

驪王嘆一口氣,拉過寧貴妃的手:「這些小事,交給下人去做。」

寧貴妃徐徐抽出來,安撫似的拍了把驪王手背,柔聲道:「為陛下分憂便沒有小事,都是臣妾該當做的。」

「這兩年讓你侍奉長兄,是委屈了你。」驪王把她拉到腿上,揉著細細的指骨。

「臣妾心知陛下心有鴻鵠志,不是困於鄉野的家雀,總有登頂九重的一日,陛下如今把臣妾掛在心頭,臣妾哪兒來的委屈呢。」寧貴妃笑意盈盈,唇邊兩粒淺淺的梨渦。

「如今外頭閒話頗多,屢禁不止,」驪王話裡有話似的,「待我掌得宮防,必定不教人嚼你一句舌根。」

歷代君王都不掌宮防巡衛。

偌大的王都,只有三千鑾衛兵聽命於驪王,負責掌擎執鹵簿儀仗,抬輦扶蓋,做些刀劍外的瑣事。從前就是連佩刀都沒有的,驪王上位後,才一撥撥地清人,剔出各家眼線,填進能人志士,賞佩刀,爭宮禁。

坊間笑言,驪王最風光的那刻,不是即位大典,是三山軍鐵血鏗鏘地站在他身後,軍旗遮天蔽地,成為漂浮在王都上空的雲浪,毫不費力地就鎮住了那些沸騰的野心。

但那不是他的,驪王眼色陰沉下去。

寧貴妃垂頭,「陛下勞於政事,臣妾給您松鬆勁兒。」

隨即從驪王腿上起身,繞到圈椅後,不輕不重地揉按他的頭部。

驪王剛即位,不願落得與兄長一樣的昏君名聲,便事無巨細都要做到最好,但王庭勢弱是歷朝歷代累下來的弊病。

他再勤勉,仍然覺得仿佛被綁住了手腳,事事都受著世家大族的約束,拖拖沓沓地施展不開,那些即位前慷慨激昂的陳詞,還有滿腔宏偉的抱負,都在日復一日的軟釘子裡消磨下去。

鈍刀子磨人。

歷代王都是這麼被磨爛了心志,頹在這香歌曼舞中的。

寧貴妃加了力道,驪王閉眼,往椅背靠去,繃緊的身子驟然松泛下來,就顯出幾分老態,他已年過四十,鬢邊就藏了白髮,寧貴妃視若無睹,繼續揉按。

宮殿裡涼氣森森,冰鑒幽幽地吐著冷風,她在長長的靜默里忽然聽到驪王說。

「北境王去了伏虞城,這事你知道嗎?」

「她是孩子習性,不慣被管束的。」寧貴妃聲音淡淡。

「我有意抬她的封賞,讓三山軍分守王都內,助我爭得巡防軍權,這於雙方都是好事,可她看不上,我不得已用軍餉去牽制她,她竟有本事孤身南下。犟種!她……」驪王搖頭,「她怎麼就不能像你幾分呢。」

寧貴妃手裡的力道始終如一:「臣妾小門小戶里養大的,沒有見過世面,陛下就是臣妾的天。」

驪王睜開眼:「聽聞她打小就被扔進野林里,茹毛飲血長大的?」

寧貴妃輕輕應聲:「龍家兒女,年滿六歲便送往族裡訓學之地,小妹……小妹六歲還無法開口說話,在族學裡傷了人,便被送去了練兵林里。」

說是送,其實就是扔。

六歲還不會講話,行止孤僻,與誰也不親近,彼時龍家如日中天,族裡優秀的兒女可以從城門口排到府邸,沒有誰會對她傾注心力去培養。

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但從龍家人口中說出來感覺總是不一樣:「她是如何活下來的?」

六歲!丁點兒大的毛丫頭。

別說山虎野豬,就是一條毒蟲都能嚇得她哭死過去。

「不知。」寧貴妃淡聲。

是了,不會說話,不會認字,除了她自己,誰也不知道她在蟲獸遍地的深山老林里如何活下來。

***

「這還不簡單,」龍可羨點著地圖,「不碰水,不摘花,不偷吃,一片怪林子,還能吃了你們嗎。」

少君行軍時與平常截然不同,那是百場戰爭中廝殺出來的威嚴,三位副將不敢分心,全神貫注的,記下了各自的行進路線與傳訊之法。

兩條飛鷗船駛出百里之外後,做出離島的幌子,又從東側繞回了碧鱗島,為的就是打個聲東擊西。

龍可羨望著遠處,只有思考正事,才能讓她的思緒從昨夜的潮濕中暫時脫離,她放下千里鏡,說。

「三路行進,尤信居中穿連,每二里以哨聲與煙色傳訊一次,天黑前全數撤出,原地整裝登船。」

然後頓了頓,補一句。

「降者不殺。」

眾人齊聲:「是!」

三山軍換下了亂七八糟的短打,穿上輕甲,佩著靈便的短刀與鐵鉤,一下子從插科打諢的漁夫,蛻變成了令行禁止的精兵。

他們依次攀繩下船,消失在碧鱗島東側的亂石灘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