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科举福妻掌中娇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页(第1页)

陆薇薇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算了下,一年下来十五六两的积蓄,就算她不知道如今的具体物价,也能猜到这个数目对寻常人家来说,应该不是个小数目了。

就更不必说那些田地本身的价值了。

不怪曹氏王盼弟之流都那般的妒恨李氏,把她们母女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也不怪李氏当年要瞒天过海,当时的李氏与怀抱一大堆金银财宝,却毫无防卫能力的孩童有什么差别?

陆薇薇片刻才道:“我们家每个月竟还要称他们二百钱粮,那一年下来岂不得二两多银子?”

真是太便宜陆有成和曹氏,尤其是曹氏了!

李氏无奈道:“这是当年分家时便说好的,虽然多了点,但当时为了能顺利分家,我便劝你爹答应了。之后你爹不在了,他们又想把家合回去,我当然不同意,便说仍愿意每个月称他们二百,一称就是这么多年,往后只要他们活着一日,怕都少不了。”

陆薇薇想到曹氏和陆有成的嘴脸就膈应,但为了不让李氏膈应,仍道:“没事的娘,就当是破”

想说破财免灾,临时改了口,“只要咱们能清清静静的过日子,花点钱就花吧。”

李氏点头道:“我就是这样想的,你舅舅舅母也是这样劝我的。倒是小巍你问这些做什么?”

陆薇薇想了想,笑道:“就是想知道若我们以后都留在县里生活,能不回村里,就不回了,会不会生活不下去。没想到舅舅舅母竟每年都贴补我们,他们对我们也太好了,姥姥姥爷也对我们太好了。”

只可惜好人不长命,她连见李姥姥李姥爷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李氏听得叹道:“是啊,你姥姥姥爷活着时,都最疼你,连你阿昌表哥都及不上,你舅舅也打小儿就疼我,连得了一块儿糖,都要留着给我吃。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能有这么好的爹娘和兄嫂了,加上你爹那些年对我也是好得不得了,那几年我简直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了,可惜”

吐一口气,“不说这些了。小巍你想留在县里生活,不回咱们自己家了吗?可那总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田地和根都在那里。你是舍不得你舅舅舅母们不成,没事,离得也不远,以后我们常来就是了。”

陆薇薇没有说话。

她还是先别与娘说这些了,等回头舅舅与她说吧,她人小言轻,娘未必会把她的话听进去,但舅舅说了,她肯定就会听了。

正好李舅母牵着李盛进来了,一进来便奶声奶气的叫:“姑妈、小巍哥哥。”

李氏遂也没再多说,笑着张开了手,“阿盛过来姑妈抱。”

一时吃过早饭,李舅母交代过王妈:“我们中午就不回来吃了,你收拾完了就歇着吧,等下午我们回来了,再准备晚饭也不迟。”

姑嫂娘儿们几个便出了门,晃晃悠悠的进了城去。

科举不易

姑嫂娘儿们几个进了城,李氏因见路边有吹糖人儿的,便把了钱,给陆薇薇和李盛都买了个拿在手里,才朝着奎星阁慢慢儿走去。

陆薇薇见多识广,对“天泉第一高楼”

其实提不起多少兴趣。

不过等真登上了奎星阁最高的第五层,因参照物太矮,四面八方都是无遮无挡,随便往哪个方向看,都能将整个县城,连同绕着整个城里蜿蜒的洲河看个清清楚楚。

陆薇薇还是油然生出了几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感慨来。

李氏见她离围栏越来越近,忙道:“小巍不要再过去了,这么高,万一掉下去,不是闹着玩儿的,快过来娘拉着你。”

李舅母也把李盛拉得更紧了,“是啊小巍,站在里面一样能看得远。我这腿肚子都有点发软,亏得咱家只二楼,要是也这么高,我晚上怕是连觉都不敢睡了。”

陆薇薇笑起来,“舅母别怕,其实也没多高,习惯就好了。娘,这奎星阁真快三百年了吗,怎么我瞧着还挺新的?”

李氏笑道:“都说已经三百年了,肯定不会有假。至于为什么瞧着挺新,县里的大人们过几年便会让人修补一下,不然肯定早朽得不知什么样儿了。”

李舅母也笑道:“平日里来这里的人可不少,逢年过节就更多了,不经常修补,人肯定早就不敢上来了。你舅舅便经常上来,说一遇到烦心事了,上来远眺一会儿,心里便不烦了,也不知是真的假的?我反正只觉得腿软,根本不敢离得近了往下看。”

“大哥是男人么,男人的胆子本来就要大些”

半个时辰后,姑嫂娘儿们几个重新上了大街。

李舅母见时辰不早了,遂带着李氏陆薇薇和小儿子,直奔她说的那家乌鱼面线店。

等面线上了,陆薇薇一边吃着,一边应着李舅母和李氏的话,“舅母,好吃,真的好吃娘,您也吃,我自己会吃,不会烫着的”

一边则盘算起,待会儿要以什么理由,说服李舅母和李氏同意去接李昌放学来,她还挺想看一看,李昌的学堂在哪里,规模如何的,毕竟很快那也是她的学堂了。

不想稍后她才一提,“舅母,阿昌表哥下午什么时候放学呢?反正我们也没事儿,要不去接他放学吧?”

李舅母便笑着应了:“好啊,那我们先去接了你阿月姐姐,她们放学要早些,再去接你阿昌表哥,时间正正好。”

说话间,还把自己碗里的鱼片往陆薇薇碗里夹,“这块肉嫩,也没刺儿,小巍你吃。”

陆薇薇不由也笑起来,舅母是真挺疼她的。

索性又问道:“舅母,那阿昌表哥的学堂在哪里呢,离这里远不远?阿月姐姐的学堂您上午指给我看过,我倒是知道大概方向了,阿昌表哥的学堂却是连方向在哪里都不知道,他的学堂也是县里的大人们办的吗?”

李舅母笑道:“县学岂是那么好进的,得通过几次考试后才能进,你舅舅打算明年让你阿昌表哥去试一试。不过他的学堂也挺好的,是整个会宁府都挺有名气的章家书院,祖上听说与沈大人是至亲,早年也教了好些秀才老爷举人老爷出来,这些年才渐渐不行了,便主办蒙学班和社学班了。”

社学班?

蒙学班陆薇薇倒是顾名思义,不用问也知道是什么,这社学班就有些懵了。

还是问了李舅母,又连猜带推的,才大概弄清楚了。

原来便是如今变相的小学了,招生对象没有门槛儿,只要交得上束脩,便都可以在上过蒙学班后,升入社学班,课程则主要为四书之类。

等学生自己觉得学成了,便可以参加县学的考试,通过后继续在县学念书,待到了合适的时间,再报名参加县试,踏出自己科举之路的第一步了。

当然,不进县学念书的人也可以参加县试,只要能找到两名秀才担保即可,但历年来这样的人都是寥寥无几,最终能出人头地的,更是绝无仅有罢了。

陆薇薇学历史的,当然知道古代的科举之路才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比现代的高考、考研、考公都难上不知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