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鼎定南北朝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17章 因势导利(第2页)

是以羽毛或杂彩为饰的军旗,因为五百名士兵共用一面,故名为一幢,统领一幢士兵的将领也因此称为幢主。

虽然现在是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的乱世,不能用和平盛世的标准来衡量。但是在武人当道的现在,军队乃是制霸天下的根本,尔朱荣对于军队自然是竭尽所能的供给。而并州又是尔朱荣根基、各郡县的乡兵是他重要的军队之一,所以较之以往的盛世时期,待遇更胜以往。

乍一听到此军的“雄厚”

家底,卫铉都吓了一跳:他受小说影响严重,真以为所有槊杆都要用到各种阴干竹木和鱼胶、生漆,真以为三年方能成一槊,故而被一人一槊的配给惊到了;然而当他看到士兵们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槊,方才发现槊并没有那般神奇。

简而言之,“槊”

就是本着一寸长一寸强原则所制成的“一类”

长兵器。它相对于长矛、长枪,无非就是整体更长、槊首更长,有的甚至和矛、枪没有区别。套用《说文解字》来说,即“槊,矛也”

;而《通俗文》也说“矛长丈八谓槊”

大魏王朝是骑兵的巅峰时期之一,槊又是军队的标配武器,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万支,这便导致“槊”

的工艺标准大为降低。如果用权贵子弟追求的三年三年又三年来囊括一切,那就是以偏概全的无知表现。

而“槊”

和“马槊”

等名词在大魏更是成了烂大街的存在,它们如同后世的“人参”

一般,虽不乏专供权贵的罕见珍品,但更多是一斤几十块那种。

();()  “一应器械,可曾配齐?如果有短缺,你清点下数目,我去郡府讨要。”

了解完军中配给之制,卫铉向韩轨说道。

“箭矢有些短缺,损坏的皮甲和布甲、横刀、槊、步弓已送往梗阳城修理,至今尚未归还。我去催催即可,无须幢主出面。倒是战马缺得较多……”

韩轨此前兼任幢主之职,对军中情况异常了解,他快速说道:“按大都督定下规矩,我军当有一旅骑兵,然而我军只有辅马,战马却迟迟不到位。这事,需要通过郡府才行。”

闻听此言,卫铉为之默然:说实话,他觉得尔朱荣已经很仗义了;换作其他地方,就算没有克扣军饷,却也不会从高发放军械物资。

韩轨看了看卫铉,继续说道:“我军属太原郡,郡守乃是太原王氏王椿。若是让都伯王锐去讨要,或是更合适一些。”

太原王氏是并州北部的庞然大物,便是大都督也要礼让几分。在讨要物资方面,韩轨并不看好初来乍到的卫铉。而王锐是王氏子弟之一;如果由他出面,效果绝对比卫铉好。

卫铉也知道王锐和温仪肯定把自己上任消息回馈给了太原王氏、太原温氏;只不过两大家族此时应该没有弄清楚他和尔朱氏的关系,正处于比较谨慎的调查和观望阶段。而在这模糊不清的阶段,其实也是他可以用来争取的宝贵时间;一旦对方查明自己来路,极可能恶意刁难、打压。

想着时不可待,卫铉于是向王锐说道:“王都伯,且去郡府一趟,将我军物资讨要回来,若是能够讨到一些铁甲,优先考虑第三旅。”

“幢主放心,末将这便前去晋阳面见王郡守。”

王锐一听此话,双眼发亮的站起身来。

太原王氏形同一个小王朝,家大业大子弟多,“阳光雨露”

哪能洒到每个人身上?而他王锐只是微不足道的旁支子罢了,焉能得到家族庇护和提拔?若非如此,他焉能当这小小都伯?

他打仗勇猛、不避危险,既是希望凭能力和功绩得到晋升,同时也是希望光宗耀祖,得到家族认可和重视。倘若以官身和王氏子弟身份从王椿手上要来铁甲,那便是如虎添翼了。

“那便有劳王都伯了。”

卫铉是此军主将,他考虑的是整体利益。王锐如果受此激励,成功从王椿手上额外求来一批铁甲,最后无论是交给哪一旅,对整体而言,那都是利好之事。

如果韩轨、刘荣、蒋绪、温仪、庞陵也能通过所在家庭的人脉关系讨来更多、更好的武器装备,卫铉照样如约交给他们所掌管的那一旅。

反正最后受益的,终究还是此军每个人、以及他卫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