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第2页)
、“八贤王”
。
不过八贤王自身虽然混得好,奈何他不会教导儿子,同样是多子孙的人家,吕夷简的儿子个个人中龙凤,八贤王的儿子个个地上打洞。远的不说,就说赵允迪这人,人还是长得帅气就是有点妖,吃喝玩乐样样精,最为偏爱美人戏曲,不但常与狐朋狗友到勾栏逛,还喜欢召外面艺伎进府献艺。经常整的堂堂王府像个戏台一样热闹熏天,他没少因这事挨揍。
可他梗着脖子,死性不改,戏痴如命。
这不,当他听闻最近痴迷的《白蛇传》班子,要去姑苏演出,愣是派出了自己一干人马随行护航,还时不时让下属每天送花、送情诗给《白蛇传》演白娘子的女旦,痴情的做派是做了个劲,可除了那女旦偶尔会心有所动,其余的下属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类似的事情,他们做得多了去了。
至于旦一为什么会骑马回汴京,全因《武报》上刊登了砚海墨香的新作。
作为赵允迪心腹下属,他可是知道自家主子有多推崇砚海墨香,他不止一次从小院路过,听见里面“咿咿呀呀”
传来略显压抑的男声唱腔,甚至在一次送茶去书房时,听到八贤王扇了主子一巴掌,怒斥:“朝堂是何等地方,我泱泱大宋,有识之士无数,不过是作一戏本的人,尔也妄图提及举荐。岂容你儿戏。”
能让“阅戏无数”
的主子忍不住偷唱,能让主子在外进行推荐,这足以证明主子对这戏曲与作者的推崇。
他怀里揣着最新一期的《武报》,脑子里正在幻想这份功劳又能得到怎样的赏赐呢。
事实上,和旦一有着一样目的,在官道小路上狂奔的小厮还有许多个。毕竟砚海墨香的初次作品《白蛇传》在经过几个月的沉淀,以及这月联袂玉真的新戏开演,‘砚海墨香’这几个名字在大众心中有了一丝地位,而在一些投机分子的耳中那更是如雷贯耳。
投机分子从自家小厮那得到消息——发觉砚海墨香要出新书了,还不就像那海里闻了血腥的鲨鱼一样,虎视眈眈蜂拥而至。不少人在闻讯的当天,就披星挂月地往姑苏那地方赶去了。
而姑苏城里又是何等的热闹。
姑苏城民在经过将近一周的广告轰炸,恰逢其时,又观摩了《白蛇传》的新戏,他们对砚海墨香新书的期待度,从一开始的有点期待,到很期待,再到迫不及待。
一大早,爱凑热闹的姑苏城民,就将姑苏城里的几个卖报摊位围了个水泄不通,远远望去只能看见一颗颗带着不同帽子的人头,以及偶尔举起摇摆的大手,可以说凡是能够买到《武报》的地方,都掀起一抢购热潮。
“郎君,少郎君,小的半夜就在这地方排队蹲点,不负少郎君的所望!小的买到了,第一个买到了!”
一个被挤得几乎“衣衫褴褛”
的小厮,一手举着报纸,一边艰难地冲出来。
“就是那劳什子《大唐》,给这里来三份!”
一个挤到摊位前排的男子,大声吼道。
“官人,官人买了没有啊!做工的点要到了啊!奴家带了给你准备的饭菜,买到了就过来吃饭啊!”
一个妙龄少妇揣着篮子等在人群外围。
……
而无数提前买到的人,在看过了《大唐双龙传》后又极力向亲朋好友推荐这作品。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民众,在听到别人描述的《大唐》剧情后,纷纷心痒难当,一个个又迫不及待的奔向各处地点,想要一睹为快。
这么一个“恶性循环”
,逼得送报纸的人哪怕使出拖车的力道都挤不进去,一直等到《武报》临时开辟了几家报刊摊位,这胶着的情况才有所缓解。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
“啪嗒啪嗒”
几十辆马车几乎同时通关使进了姑苏城,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不少人发现这一批马车上的标识几乎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一群陌生人赶巧同时进城,心里都暗自猜测这么群人的来路。几个胆小的甚至在想,莫不是有强盗在姑苏城里犯事发生命案了?那自己是不是赶紧收拾东西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