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吴翠花的六十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买寿(第2页)

“那行,听我哥的。但是,哥,别人你都可以先不认识,有一个人,却必须要见见的。老八,你去叫二当家的来一趟。”

金八进了屋放下东西,正要出去亲自张罗伙食,刚回来的路上已经交代伙房了,他打算再亲自去一趟,以示重视。他也看出来了,老大跟那老头,是真的亲近。脚还没迈出去呢,就被安排了新差使。

“谁呀”

罗道士就在脑子里搜索,算着自己的旧识里,还有哪个在这飞狐山上的。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见了你就知道啦。”

老胡还保密上了。“王妈,王妈黄大夫,嫂子,小方,你们先到后院梳洗,一会儿饭好了我让人去叫你们。”

老胡又喊人,带方淮心三人去后院梳洗。男人们可以糙一点,女人们走了两天的路,真是受不了身上的脏乱了。

很快,从后院出来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妈子,收拾得很干净的一个人,就带着几个人到了后院。前院的事情,罗道士要见的二当家是什么人,也就看不到了。

后院的客房一点儿也不破败,一看就是每天有人打扫,家具也都有保养的。她们来的屋子里,以前应该住的是女眷,既有拔步床,还有梳妆台。屋子不大,带着火墙、地龙,冬天想来是非常暖和的。

三人简单的梳洗整理,解决了一下私人问题。

前面又来人叫了。

饭桌就摆在主屋的大堂里面,伙食很简单,南瓜卷子,小米粥,青炒嫩角瓜,一个醋溜土豆丝,一盘子拍黄瓜拌猪耳朵,一个野菜汤。都是快熟的菜。

老胡与罗道士坐在桌子边等着,罗玄在门口站着迎人。三人进来的时候,老胡与罗道士也都站起来了。

“自己家里,没那些个讲究,我们也不喝酒,一起吃吧。吃完早点休息,哈哈。”

老胡招呼着三人入座,这年头,早不讲究啥男女不同席了。

屋子里并没有看到别人,方淮心还挺好奇那位二当家的。可惜人并不在。便安心的坐着吃饭了。她这一趟能跟着来,实在不是因为她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就是来认个门而已。再一个罗道士是一心巴伙儿的拿她当儿媳妇,对她跟对罗玄没半点差别,甚至还要好。罗夫人呢,平时不咋说话,看着像是以夫为天似的,罗道士说啥是啥。也跟着罗道士一样,跟方淮心亲近。呵呵,要不是她一句话,罗道士就怂了,方淮心都要信了她真是以夫为纲呢

方淮心自己也是好奇,再加上对山寨,是骨子里的亲近。要是有机会能进来,却没进来,她得遗憾死。所以,只能当不知道罗道士两口子是啥心思,死皮赖脸的跟着过来了。

过来了,她就一直装哑巴,一路上只看只听不说话。

这会子,有好奇的,也不问。只埋头吃饭,然后跟着老妈子,回给自己安排的房间休息。

老胡这院子里空房子多得很,她得了个单独的房间。正是之前几个人梳洗的那间。“这里以前是大小姐的闺房。”

王妈是这么告诉方淮心的。

啊,对了,老胡还有八个闺女呢,老大可都四十岁了,下山的时候都快二十了,是在山上长大的,可不是得有闺房嘛

别的不说,就冲这房间的装饰,老胡对他闺女的宠爱就一目了然了。看来人家也没有重男轻女。只看他对胡魁的态度,方淮心一直以为,他一心只想着儿子呢。

能自己睡好啊。终于有点儿私人空间了。

“小酒盅”

不知道的事情,这不是还可以找外援嘛。

“主人,什么事儿呀哎呀妈呀,这山里的空气可真好,太舒服了。”

小酒盅上来先感慨了一下,山里的空气。

“我就是想问问,这山寨的情况。”

好奇心嘛,要是不整明白了,都睡不着觉。

“好的,我这就找人去问。”

小酒盅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不在她收集范围内的资料,她也得现去找呢。

“去吧。”

等着就行了,就在山里呢,小酒盅想要打听消息太容易了。只要找几个寨子里的老鬼,啥还问不出来。这么大的山寨,肯定有埋人的地方,干土匪的,就别想着死后能立马投胎去。肯定都在当地的鬼城里待着呢。

这不是,都不到一个小时,小酒盅就回来了。

这下子,再不用方淮心自己猜了。

这山,并不是像农场里的人随意称呼后山后山的那样没有名字。要是放在五十年前,在齐市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飞狐山,那就没有不知道的。

土匪胡家,那是在整个北方都出了名的大柳子,只是没有人知道具体在哪里罢了。原来这山也不叫飞狐山,而叫匪胡山,叫得时间长,人传人的,就传成了飞狐山了。很多人知道飞狐山,也只知道个大概的方向,在齐市西北三百里外。可这地方,山是一座连着一座的,上哪知道哪一座是飞狐山去。

方淮心晃乎好像听老胡啥时候说过一句飞狐山,当时她想问为啥叫飞狐山了呢,让老胡给岔过话去了。现在知道了,原来是这么来的。

这飞狐山上,二三十年代,地方最乱的时候,最多有一千多号人。后来,鬼子听说了飞狐山的大名,认定这么大股,盘踞山上几十年的土匪必然积财丰厚,上山搜山。跟鬼子大战了几次,死伤了二三百人。到底也没让鬼子进得了山。后来为了报仇,山里的青壮全都跟着老寨主,也就是老胡的爹下山杀鬼子。跟当地的抗联部队配合,很是做下过不少大案子。又死伤了三四百人,连老寨主都死在鬼子的枪下。

再后来,小鬼子走了。老胡那时候已经接掌了大当家的位子。他不愿意自己人打自己人,就带着老少爷们和一些跟他一样不愿意打内战的人一起回了山上。北方解放之后,预感到山上也不是长久之计,又带大伙下了山,立了屯子,就是江湾屯了。

但是也没有全都下山,还有一些不愿意下山的,老胡也想留后路,寨子也就一直在。最开始只留下了二十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