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另一种奇葩野味(第1页)
一旦接受了青蛙这种夏天特有的野味,菜单就更丰富了。
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清晨,或是十点多的夜晚,划着船,船上挂一盏灯,带上有盖的竹篮或者网笼,在沼泽和池塘边走上一圈,就大有斩获。
带回家的青蛙可以养在一个大竹笼里,吃的时候抓出现宰。
除了烤青蛙,还可以和干辣椒、姜、葱加上白糖和酱油炒来吃,或者用辣椒花椒和几只放在水缸里养了一周的蝲蛄煮一锅麻辣鲜香的汤,再放进几只青蛙,吃得唇齿留香。
那天带回家的蚕茧,其实是另一种夏季才有的野味。
这个,易弦也没吃过。
第二天傍晚,听何田说要吃蚕蛹时,他又不由自主露出前一天听到她说要吃青蛙时的表情。
何田让他跟自己一起从一个窝棚里搬出了几样机器。这窝棚里堆放的都是不常用的工具和机器,布满灰尘蛛网。
何田要的机器搭好了之后,看起来像一个有高高提手的“水桶”
。
“水桶”
下面有个火仓,可以加入木柴烧热,桶是铜质的,其实,更像一口锅。锅的上方有一个提手,或者说一根横轴,可以拆卸,洗刷干净之后,何田把一个小竹笼子似的部件装在了横轴上。这个竹笼大约二十厘米长,直径十厘米,用二十四根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竹子编成,横卧在光滑的横轴上,用手一拨,骨碌碌转动得十分顺滑。
在铁锅之上还有一个部件,是个中间有孔的扇形,可以搭在锅的一边。圆孔只有一枚核桃大小。
易弦完全看不出这机器是用来做什么的,直到何田给锅里添上水,火仓里放上柴草点燃,水滚之后又放了一把蚕茧进去,他才恍然。
“这是缫丝用的”
“是啊”
何田用细竹枝扎了一个两指粗的“小扫把”
,枝头放进锅里,不断搅动,很快,枝头缠上了几根极细的丝,蚕茧在水中漂浮,顺着何田搅动的方向在水中转着圈,一会儿工夫,几乎锅中所有蚕茧都的丝都被竹枝缠上了。
何田想了一会儿,喃喃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她也记不起缫丝的过程,和易弦讨论了一会儿,实验几次,把丝线从圆孔中穿出来,缠到小竹笼上,又去了窝棚一趟找到了线轱辘和一把专门缫丝用的高脚凳,这才似模似样地缫起丝。
等全部蚕茧6续都投进去了,线轱辘上才得了一小卷丝线。
何田又跑回家在棚板上的书架翻找了一番,看了书,把线取下来,捆成一束,挂起来晾干。
晾干的丝线有种很难形容的气味,摸起来极为柔软,有种美丽的光泽。
看着这一小束丝线,两人都感叹丝织品来之不易。锅里现在还浮着一堆已经为丝织事业献身的蚕蛹。
何田想起易弦那件红色的披风,那上面的丝绸非常厚实,估计他们忙乱了半天缫出的丝只够织那种丝绸指甲盖大的一块。
“你那件衣服,凝聚了最少上千只蚕蛹的生命啊”
何田这么说。
咬破的蚕茧是没法缫丝的,所以用来织绸子的都是活生生被烫死的蚕蛹,这说法没错。
不过,被烫死的蚕蛹也不能浪费。
在锅里放上鹅油,烧热,投入蚕蛹一炸,快进快出,装盘时再洒上一点盐,裹着新鲜的嫩桑叶吃,美味极了。
刚开始易弦还对蚕蛹有点抵触,它的口感也挺特别,外皮焦脆,内心软绵绵的,嚼了几下还有个硬实的梗,但是只要不去细想构成这些口感的都是什么,非常的香。
用何田形容青蛙肉的话来说,高蛋白,低脂肪。而且还有好多氨基酸呢。
如果菜园里有刚长出的生菜叶,或者豌豆苗,和炸蚕蛹一起吃,味道更好。要是有新鲜的小水萝卜,洗净切成片,一片水萝卜,一颗炸蚕蛹,这么配着吃。小水萝卜是一种特殊的萝卜品种,长到最大也就核桃那么大,外皮是鲜艳的粉紫红色,内心是雪白的,漂亮得可以充当水果,味道也更像水果,果肉水分充足,晶莹剔透,咬一口,脆生生的,甜味比萝卜的辣味更足。
“那你们原先也缫丝么”
吃完了蚕蛹,易弦才想起这回事。
“哪有那么多时间啊。我养蚕那次奶奶哄我玩的才把这套家伙事拿出来摆弄过一次。她也不怎么会缫丝。”
何田把缫丝机器的火仓掏空,锅子里的水倒掉,“炸蚕蛹倒是几乎每年都吃。不过是直接把蚕茧剪开,蚕蛹掏出来之后还会动呢”
这么一说,易弦又缩起脖子了。
他想象着蚕蛹蠕动的样子,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何田倒没再逗他,不过,她对着他,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两人把机器和工具重新收好,易弦问何田,“这次缫的丝要拿来做什么”
何田早想好了,“从三三家经过的时候,我想到,既然她收麻织麻,当然也可以收丝织丝呀,丝肯定比麻值钱,对吧”
“那倒是。她也可以把丝和麻混纺在一起,我从前穿过很多夏衣,就是这样的布料做的。纯丝的衣服,出汗了会粘在身上,这个混了麻的布料就不会,而且,柔软光亮又密实,也比麻料要轻很多。”
何田叹口气,“其实我也不知道三三会不会收丝。就算她弄清楚了怎么织丝麻混纺的布料,或者织出来绸子了,她卖给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