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宣战(第1页)
北洋的攻击让清日双方都震惊了,日本公使怎么也没有想到李鸿章刚刚递交了一份连最后通牒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外交警告的备忘录后战争就开始了。
日本刚刚成立的战时大本营也很慌乱,在知道朝鲜生什么事后,海6军主力才匆匆忙忙的动员,调派。
按照他们的计划,日本还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进一步的深入朝鲜国土,并借口朝鲜内部问题逼迫清国与他们开战,但是现在,仅仅是一个连真假都不知道的的刺杀就让战争爆了。
日本人从战争终于爆的短暂狂喜中回过神来后猛然现,北洋原来跟他们预想的完全不同,他们也对战争期待已久了。
不过日本人比起满清朝廷还是要利索不少的,慈禧在接到李鸿章关于朝鲜已经开战的通知后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以为自己在做梦。
在确定朝鲜真的出事后,整个紫禁城都乱作一团,继而整个北京城都乱做一团,无数官员被从家中拉出来送到皇宫中,讨论相关问题。
但北洋海军舰队早就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而邓世昌更是亲自打响了对日第一炮。
6月6日清晨,已经在仁川附近海域游弋多时的快舰队五艘军舰突然出现在仁川港的目视范围内,还未等港内日本人有什么反应,
海天级和海容级的火炮就对着所有悬挂旭日旗的船只开火,并根据军情局提供的地图,瞄准那些日军驻地开火。
8英寸半射炮和6英寸射炮火力强悍,无数的破片在苦味酸炸药的作用下四处飞溅,这个时空被日本更有力控制的仁川港在不到十五分钟内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驻扎在此的日军最具威力的只是7omm火炮,根本无力还击,提前为战争准备的仓库,修筑一半的炮台等设施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在港口纵火之后,邓世昌又命令跟随的布雷舰开始在港外布雷,随后才大摇大摆的离开仁川,给日本人留下一片废墟。
这个举动深深刺激了日本人,日本政府以最快度向清廷递交了宣战书,并称会对北洋不宣而战的恶劣行径进行控告。
李鸿章对此表示日方的控告不可接受,日本才是蓄意挑起战争的那一方。
而这个时候清廷还没有吵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日本宣战书送来后,他们才勉强达成一致,递交了宣战书,并命令驻日本使馆撤回。
远东的战火终于燃烧了起来,全世界的目光瞬间就被集中在了这里,紧接着英法德等国相继宣布中立,刚刚建成的宁海号(加里波第级)以最快度从意大利船厂驶离。
由于担心被扣留,宁海号忽略了一些小的问题,而林泰曾琅威理二人甚至已经做好苏伊士运河被封锁,要从直布罗陀绕个大圈回国的心理准备。
不过英国人并没有这样做,苏伊士运河的英国海军在遇上来碰运气的宁海号时表示,英国海军会为宁海号回国提供各种补给和保养。
但是即便如此,眼下的战争他们可能还是赶不上,半个地球的距离确实太过遥远。
…………………………
“这是大日本帝国的耻辱,海军怎么还有脸面坐在这里!”
在战时大本营中,川上操六愤怒的对海军将官咆哮着。
“你们在战前几乎每天都在仁川外海与北洋舰队周旋,为什么就在他们展开袭击的时候,你们的军舰就全部消失了?”
三日前的仁川袭击战让6军痛彻心扉,上千人的伤亡,外加一个优良港口的毁灭让6军的补给线被延长了。
眼下北洋6军正以平壤为基地,向南快推进,准备构筑多条防线以此来加大日本补给线的负担。
港外的水雷让日本在两到三个月内绝对无法利用这个港口,这两到三个月6军不知道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川上君,海军的实力不足,舰队主力集结,6军也需要护航的战舰,无法顾及到仁川防卫。”
伊东祐亨很是平静的解释道
“大日本帝国一半以上的军费都交给你们海军了,结果到现在居然还敢说实力不足?就在你推卸责任的时候,6军两条运兵船在仁川外海被水雷击沉了!”
川上操六更加的不满,在他看来海军只是在无耻的推卸责任。
“好了川上君,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北洋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先制人的打击,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一定要有回应,争吵是无法击败北洋的!”
伊藤博文将川上操六劝住,随后看向海军。
“伊东君,海军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相阁下,海军已经将兵力集结完成,将前往仁川附近海域搜索北洋快舰队,尽可能击溃北洋海军舰队并摧毁北洋6军的补给线。”
伊东祐亨没再提什么歼灭北洋海军主力之类的字眼,他们现在实际上执行的是战前制定的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尽可能与北洋海军打个平手,
随后保证朝鲜海峡的制海权,掩护6军对朝鲜半岛的占领。
“请尽快,海军每拖延一分,朝鲜半岛大日本帝国的将士就将付出更多的鲜血。”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提早备战完成的北洋先一步挑起了战争,并且开始趁着日军丢失一个良港的有利时机在朝鲜半岛有了不小的进展。
王启文现在已经无法再预测接下来的局势了,只能看前线的战局有怎样的展。
林永升现在也感到压力巨大,日本的第一游击舰队已经动起来了,这支航足够快火力也足够强的舰队对北洋是个巨大的威胁。
为了防备这支舰队的偷袭,林永升已经命令所有能够联络的上的袭击舰在黄海海域侦查,在劫掠的同时搜集些日本舰队的消息。
而邓世昌的快舰队也不能闲着,要尽快的找到日本游击舰队将之消灭,为了让日本快舰队上钩,林永升决定对日本舰队设置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