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北撤(第1页)
前后耽搁近半个月,徒自耗费不少时日,不得已,至柔最后问凤儿,是否愿意随自己一道,凤儿悲悲切切地点头,至柔这才携凤儿小手,踏上西域的路途。
公元947年晋亡,辽主耶律德光在开封府崇元殿登基称帝,大赦天下、大摆仪仗盛宴,欣然接受辽汉文武百官的朝贺,大封手下将官,并将晋室后宫里的美女、妃嫔赐赏有功将臣。
新皇当殿加封东路军领莫师文为奇王,盖其智谋过人,且武艺高深所向无敌,一并封其弟莫师武金吾卫大将军,因武功高强,攻城略地无人能及,封赵思温为右卫将军,张崇为左卫将军,其他左右随从、也一并加官进爵。
而后新皇张贴安民告示,罗列石重贵各种暴政恶行,把走投无路而降的石重贵,贬为负义侯,没多久,辽皇又将石氏一族、降职迁至渤海国,与之前的其他的亡国之君归居一地。
其余诸如赵家兄弟、杜重威等图谋帝王之位的后晋降将,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辽主岂不知、这些降将与石重贵一般嘴脸,耶律德光怎么会、再次被中原人利用?恰恰相反,他们不过是耶律德光、谋略中原的几枚棋子而已,这龙袍岂能让、这些乱臣贼子穿在身上。
孰料,帝都好景不长,耶律德光皇位未稳,中原义军便各路纷起,民众反抗契丹统治尤为激烈,有的地方镇守使宁愿战死,也拒绝投降,一时间,烽烟弥漫、百姓流离。
时任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因势而动、借机起兵,于公元947年2月,毅然在太原称帝,紧接着下诏禁止所有州府、为契丹贼军搜括钱帛,并诏慰抗击契丹之民众。
由此,刘部所辖人心归附、声威浩大,并成为驱逐契丹外侮的中流砥柱,其余各地官军和民众、闻讯也是揭竿而起。
至三月底,辽太宗眼见辽兵死伤惨重、力不能支,小股部队时常遭到截杀,中原形势鹤唳风声,到处草木皆兵。
耶律德光恐京都有变,乃旨令北撤,并留下李从益这个中原玩主,由他代替自己掌管,命大将军莫师武和左卫将军张崇等保驾护航,为前期开路先锋扫清北路障碍。
怎奈,北辽大军之前收罗、霸占的天下无数金银财宝,一时无法全部带走,辽主耶律德光心甚不甘,再令奇王莫师文和右卫将军赵思温,押运其中一小部价值连城的珠宝奇玩北上,其余大部就地秘密掩埋,留待日后大军重返、收拾中原时再启用。
之后,耶律德光率全部人马佯攻太原府,是为围魏救赵,好让自己侧翼更加安全,然后,伺机经郑州过河、沿太行山北上,一路直接过黄河,两军计划在林州合兵。
五月中旬,刘知远出兵占领洛阳、东京等中原大部,杀死耶律德光在撤退时、所立的玩主李从益,而后收复后晋未失陷的河南、河北诸州。六月初,刘知远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辽军北撤途中,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耶律德光已无力管束,途经临城因水土不服、头晕目眩且干渴难忍,有地方小吏趁机邀功,献上三四个美味脆皮西瓜,辽太宗大喜竟连食两大只,致使积食不消、腹中难受。
更为严重的是,到晚辽主便染上罕见热疾,高烧多日不退,群臣束手无策,以至于置放冰块在胸口和腹部,降温都不行!耶律德光暴吼如雷、狂怒下令,杀了吏官和种瓜百姓数十人,言称当地刁民、有意陷害朕。
期间,有南京【今北京】专程赶来的太医官数人、先后匆匆入帐,诊断后下了药方,并劝谏皇上当远离女色,他气得将太医一顿臭骂:
“我得了热病急需女色泄火,你们这些庸医,连这点道理都不懂,统统给我滚开!”
吓得一干医官,慌忙规避不敢再言,生怕皇帝杀心大开,自己朝不保夕,有随行医官提醒南下太医,此前瓜吏模范尚在,切忌惹怒龙颜。
行至栾城杀胡林时,辽太宗终因纵欲无度、病体难支,迷蒙之中,耶律德光方才想起、掌控天下所以不久之根本,招来侍臣与随军诸皇子。
辽皇临终于卧榻之前训言,称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
辽皇遗言未尽,口吐鲜血、一命呜呼,年仅四十六岁。
南下此行,耶律德光再也没想到,这中原皇帝做的他哀叹连连,提心吊胆、悻悻成疾,终于耗尽毕生心血。
耶律德光刚死没两天,大军至饶阳,大臣耶律安抟与耶律吼、耶律洼等前线将领,便急切拥立随军作战的永康王耶律阮【人皇王耶律倍之子】为帝。
也就是说、耶律德光的皇子全部靠边站了,明眼人都知道,这一切皆是利益捆绑之结果。
而此刻,在上京的应天后述律平,则更想让儿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因而责令李胡率大队人马,在燕北的泰德泉以逸待劳,准备与败退中原的耶律阮所部开战。
随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辽军,是一支十分骁勇善战的部队,虽然时局突变,失去了半壁江山,不得已班师回朝,但战力仍旧不容小觑,囊括大辽国的主力干将数十员,尤其是其中还有智勇双全的莫家兄弟。
因辽世宗耶律阮,事先已将莫家兄弟及萧翰等诸文武大臣,俱加以封赏笼络,众将官无不死心效力,故李胡兵马在泰德泉一线,遭到安端、刘哥等诸将齐心奋战而兵败。
李胡铩羽而归盛怒下令,将世宗左右文武将臣等、留在上京的家眷全都抓了起来,作为筹码再次兵临潢河【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攒水渡口,与耶律阮主力各自整备两岸、对垒拒战。
眼看同室操戈皇权争夺,城门失火势必殃及池鱼,京城上下人心浮动,战事一触即,社稷将危,应天后也感胜负难料、权位不保,惶惶不可终日,后经过众将官的力谏苦劝,以及老臣耶律屋质的协调斡旋,应天后勉强同意耶律阮的帝位。